【門窗幕墻網】中玻(陜西)新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對原有400t/d低輻射鍍膜玻璃生產線在不增加產能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燃料由發生爐改為天然氣,投產后的主要產品由低輻射鍍膜玻璃改為汽車玻璃和功能玻璃(含光伏背板玻璃、在線SUN-E@玻璃等)。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提高中玻陜西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優化中玻控股的生產線結構,在陜西西咸新區中玻陜西公司利用舊浮法生產線改造建設一條400t/d的汽車玻璃及功能玻璃生產線是非常必要的。
本技改項目采用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浮法玻璃生產技術,核心技術裝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主要設備和材料立足于國產化,玻璃年產量245萬重量箱,厚度1.5毫米—12毫米。
據介紹,本項目還采用國際領先的熔窯燃燒、熔窯保溫、蓄熱、玻璃液均化技術,相比于普通浮法玻璃熔化效率提高約20%,成品率提高約8%,有效節約燃料的同時,采用國內領先的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塵等污染物的脫除效率極高,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的排放量。
煙氣中污染物的排放可滿足《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6453-2011)等標準的要求。在技改實施過程中,公司嚴格遵守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的原則,搞好環保設施的設計、施工和投產;在生產線投產后仍加強對環保設施的管理,確保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發揮其應有的效能,對區域的環境質量產生積極的作用。
在技改項目方案中,針對本生產線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采用國際國內領先的煙氣處理、污水處理等污染防治技術,嚴格控制各類污染物的排放,使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各類污染物分別達到相應排放標準的要求。該項目的實施不僅有利于中玻陜西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也有利于中玻控股優化全國生產線布局,符合企業的自身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