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一、生產工藝的差異
離線低輻射玻璃鍍膜玻璃分為單銀、雙銀和三銀,是單純從產品的銀層數量來劃分。實際上因為銀層需要相應的保護層,和銀層之間需要增透干涉層,產品實際增加并不是一層銀,一般雙銀要比單銀增加4~5層,同樣三銀比雙銀要增加4~5層。
二、性能的差異
a)傳熱系數,由于三種產品的銀層總厚度存在差異,從單銀到三銀依次從薄到厚,其產品輻射率存在差異,一般單銀輻射率0.06~0.15之間,雙銀0.03~0.04,三銀一般0.02~0.03。在結構一樣的情況下,傳熱系數逐漸降低。各種玻璃,結構為6+12+6的傳熱系數:
一些特殊低透熱反射玻璃輻射率有可能低于0.5,在線低輻射輻射率有可能超過0.3。JGJ151是中國標準,按照中國標準傳熱系數最佳的中空層厚度為12mm,而按照歐洲CEN標準,最佳中空層厚度為16A,因此增加16A的歐洲標準數據作為參考。
從數據上看三種玻璃玻璃傳熱系數有細微的差異,三銀優于雙銀,雙銀優于單銀,但并不明顯。
b)遮陽系數是三種產品的本質差別,單因為遮陽系數與可見光透過直接相關,在同樣透過率的情況下對比,遮陽系數依次降低。為了定量對比,國際上通用做法是引入光熱比(LSG)這個概念,定義為:LSG=Tvis/g;而在國內,一些廠家會引用選擇系數(R)這個概念,定義為:R=Tvis/Sc,下面是各種產品的光熱比和選擇系數范圍,為符合一般習慣,LSG采用國際比較通用的美國NFRC100標準,R采用中國JGJ151標準。
說明:
為保證能夠實現,一般透過率大于50%宜采用平均值,而透過率低于50%宜采用下限計算。
透過率為中空后透過率,只適用于雙白玻或超白玻璃,其他有色基片變化較大,暫不考慮。
舉例說明:
以選擇系數R估算
透過率為53%的產品,單銀遮陽系數約為0.46~0.55,雙銀遮陽系數約為0.35~0.39,單銀遮陽系數約為0.29~0.35。
遮陽系數為0.35的產品,單銀透過率約為33%~40%,雙銀透過率約為47%~52%,三銀透過率約為0.53~0.63。
因此,單銀、雙銀和三銀的遮陽系數在同等透過率的情況下有明顯的差異,三銀優于雙銀,雙銀優于單銀。同時在極低的透過率情況下,三銀具有更低的遮陽系數限制。
三銀和雙銀比單銀具有這個特性的原因是:
1、一定厚度的銀層本身具有可見光反射低,近紅外反射高的特點,既可見光透過高,近紅外透過率低;
2、三銀和雙銀,在銀層之間有一個λ/4波長厚度的選擇性增透層,它對可見光增透要大于對近紅外的增透;
兩種效應疊加,使得三銀和雙銀具有更強過濾陽光的近紅外熱輻射性能。
三種產品的曲線
三、外觀的差異
a)雙銀和三銀在低透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更低的反射率。可以滿足一些低反射率的需求,低透雙銀最低反射率中空后可低達8%;
b)雙銀和三銀顏色調整范圍更廣,但是顏色調整難度和可行的顏色設計比較少;
c)雙銀和三銀存在因偏振光導致的偏色問題,因此對于雙銀和三銀在超厚夾層,超白玻璃,或內折角設計時要引起足夠重視。
內折角相互反射偏紫
一機場玻璃大角度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