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隨著我國經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鋁加工行業將如何發展?在傳統消費增速下降,新的消費領域尚未形成規模的換擋期,特別是在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企業將如何應對?7月9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中國國際鋁加工論壇在上海召開。會議圍繞當前鋁加工行業運行情況、消費趨勢、新應用推廣、鋁加工技術以及國際貿易環境對行業影響等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和分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陳全訓,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敖宏,國際鋁業協會秘書長羅恩·耐普,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張嵐出席論壇并致辭。濱州市副市長曹玉斌出席論壇并作主題發言。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主持論壇開幕式。
陳全訓在致辭中說,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鋁加工產業快速發展,鋁材產量和消費量已經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然而,我國鋁加工產業規模的擴大、技術裝備的提升、市場份額的擴展,既得益于我國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受益于產業鏈國際化分工的互聯互通。2018年,我國生產的鋁材約88%用于國內消費,約12%出口國際市場,這里面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建廠所生產的產品。總體上,我國生產的鋁材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使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分享了中國鋁加工產業開放發展的市場紅利。可以說,幾十年來,我國鋁加工產業的蓬勃發展,是支撐全球鋁加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陳全訓指出,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經貿形勢,中國鋁加工產業也在調整思路,穩中求變,變中求強,努力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第一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要求,遵循經濟新常態的內在邏輯。鋁加工產量增速下降了,但品種、品牌、質量、服務在不斷提升,通過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加強全流程精細化管理,圍繞智能制造提升技術裝備水平,使鋁加工產業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第二要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加快推進清潔生產,堅持走低碳化發展路線,產業總體布局更加合理,上下游企業分工合作更加緊密。行業龍頭企業和中小特色企業為更加高效、便捷、精準地服務終端市場,正從過去單一材料供應商逐漸轉變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第三要始終堅持擴大應用不放松,不斷加強與下游終端消費的深度銜接,不遺余力地拓展傳統消費領域和新興消費市場,既增加了鋁加工產品的有效供給,又滿足了下游消費的多樣化需求,不僅增添了自身發展活力,也取得了擴大鋁應用實實在在的成效。第四要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包容互利的發展理念,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審慎應對貿易保護主義與逆全球化思維,積極遵循WTO框架下的多邊貿易規則,為維護良好營商環境與市場秩序,貢獻中國鋁加工行業的力量。
陳全訓強調說,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鋁加工行業將保持清醒的頭腦與認識,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合作共贏,堅持自我革新,堅持苦練內功,努力補齊短板,全面提升行業整體實力,不斷推進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敖宏在致辭中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邁進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鋁加工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國鋁加工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產業增速放緩,環保事件時有發生,盈利能力不足,原始創新缺乏仍是困擾鋁加工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對此,敖宏認為,一要堅守鋁加工行業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鋁集團鋁加工始終堅持保障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和汽車、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的關鍵鋁合金材料的自主可控的初心和使命,堅持不懈為之奮斗。二要堅持科技、綠色雙輪驅動。科技創新是跨越發展加工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我國鋁加工創新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航空、航天、船舶等領域部分高端鋁材還需要依賴進口。在鋁合金基礎理論、工程化應用技術、高端裝備開發等方面和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們要全面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創新能力,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綠色生態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鋁加工的綠色生態發展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加快綠色、節能的短流程制造工藝開發,降低熔鑄、軋制等生產周期、成本和能耗,加強鋁加工污染治理,把污染防治的被動轉變為推動綠色環保產業發展的主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鋁的輕質、耐腐、可循環回收的優勢,擴大鋁在交通運輸輕量化、綠色建筑等方面的應用。三要堅定不移打造行業命運共同體。當前,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中美貿易摩擦不斷,中國鋁加工行業應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的合作,強化行業自律,避免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努力培育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
敖宏說,高質量發展的路上機遇與挑戰并存,榮耀與艱辛同在。中鋁集團將與各位同行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共同開創中國鋁加工美好的明天。
羅恩·耐普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國際鋁協見證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為鋁工業開拓新的應用市場所作出的成就,在交通運輸行業中,當前中國已建成了世界領先的高速鐵路網絡,并且不斷擴大鋁在輕軌、小汽車、公交車、貨車以及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的應用;在建筑行業中,新型模板、人行天橋、室內家居和室內裝修都激發了對鋁材的需求。他透露說,國際鋁業協會(IAI)進行的一項關于中國汽車工業鋁用量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中國的汽車行業可能會從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發生重大轉變,其中的鋁用量將從2018年的380萬噸增加到2030年的900多萬噸,復合年增長率約為8%。另外一項關于鋁電纜優化性能方面的研究顯示,鋁電纜的優勢越發越明顯,將來大有可為。在各應用領域對輕量化、節能環保等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國際鋁協愿與大家一并繼續讓充滿活力的鋁工業為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張嵐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多年發展,中國鋁加工產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鋁加工產業大國,并開始向鋁加工產業強國邁進。但隨著工鋁消費增速的放緩,中國鋁加工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日漸激烈的同質化產品競爭、尚且不足的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加的環保壓力,使得企業經營形式更加嚴峻以及國際貿易摩擦增加了中國鋁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相信通過一年一度的中國國國際鋁加工論壇,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認清鋁行業存在的機遇和挑戰,并對未來的發展形成共識,共同推進中國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曹玉斌在《攜手濱州之鋁共創鋁業輝煌》的發言中表示,濱州市政府將圍繞打造“中國鋁都”“世界鋁谷”的目標,著力推動鋁產業鏈向下游延伸、產品向高端轉變、價值鏈向高附加值提升,加快打造5000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國家級輕質高強合金新材料產業基地,推進鋁產業向航空航天、軍工、軌道交通、海洋工程、高端電子產品等鋁材深加工方向發展。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林林、國際鋁業協會副秘書長白可、日本鋁業協會執行董事田端祥久、格朗吉斯鋁業公司技術和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雷星湖、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黃瑞銀、南寧華數輕量化電動汽車設計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肖剛、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長張秀蘭等分別作了專題報告。
本次會議承辦方安泰科特別安排了鋁加工研究團隊五位專家分別就電池箔、貿易摩擦下中國鋁出口形勢、建筑擠壓材、國際鋁加工產業新動向、汽車變形鋁合金五個話題與參會代表們交流分享了研究觀點。
會議專題報告環節分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輕金屬部主任楊云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國際合作部主任李宇圣,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首席專家熊慧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