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紅木市場淡定依舊
作為家具市場的“常青樹”,紅木歷來就受到許多市民的喜愛和關注。在經過“達芬奇”事件和“大明宮”事件之后的一段沉寂,紅木近來的價格變動又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市場走勢撲朔迷離
近日,市民陳先生與其好朋友鄭先生正準備為各自家中購置一套紅木家具。然而,一些省內媒體關于紅木家具的報道后對于紅木家具的價格走勢截然相反的報道卻讓他們如墮云霧。
在陳先生手上,是一份廈門某媒體于10月21日的報道:“從2009年至2011年,各類紅木家具的原材料成本呈現翻倍增長趨勢。如老撾紅酸枝2009年價格僅為35000元/噸,2010年價格上升為63000元/噸,2011年9月份成交價則為148000元/噸。”而在鄭先生手中的,是廈門另一家媒體于10月20日的報道:“這段時間,部分紅木家具的原料開始跌價了……譬如,酸枝木每噸降了2萬多元,小葉紫檀每噸降了20多萬元。”
看到這兩則報道,記者也不僅有些犯暈:那么,廈門的紅木現在到底是漲還是跌?這股價格波動“風”會吹到漳州市場嗎?就此,記者走訪了多位市場相關人士。
然而,在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紅專賣店后發現,漳州市紅木價格一直很“淡定”。
“我們自開業以來價格都很穩定,優惠力度也是一樣,并沒有什么價格變動,可以算是量平價穩。”面對記者疑問,年年紅紅木總經理李金友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告訴記者,價穩是指近期紅木原材料價格以及紅木家具的價格均沒有發生變動;量平是指店里的生意還是很冷清,沒有絲毫起色的跡象。
同樣,華玉紅木專賣店店長也向記者證實,他們的產品價格及打折力度自下半年以來就沒有調整過。不過,這位店長表示:“我們的生意倒是還可以,這與我們的產品特色有極大關系,畢竟將華安玉同紅木家具捆綁銷售在我們業內尚屬少數,隨著品牌的推廣,因為喜歡華安玉而上門選購的客戶也就慢慢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