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目前官方提供的建筑門窗市場的一些數據:
1.8000億市場的財富行業;2、國內現有建筑面積460億平方米;3、國內現有門窗面積110億平方米;4、舊門窗更換每年新增用量10億平方米;5、城鎮化建設每年新增門窗用量20億平方米;6、新農村建設每年新增門窗用量5億平方米。
從這些數據分析中不難看出,中國國內的門窗市場尤其是高品質、高服務的門窗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與施工企業配套,為房地產開發商的房屋品質整體提升,貢獻重要力量。
目前國內的系統門窗企業不斷涌現,并在逐漸成長和進步。誠然近2年的建筑業市場環境,受國內經濟形勢影響,呈現出一種乏力的當前態勢,但不要忘記一句老話:“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不行的行業,只有不行的企業”。
現在我們就自己掌握的系統門窗知識,與大家分享系統門窗選購中的一些技巧。
所謂門窗系統或者系統門窗,一般的定義是:組成一樘完整的門窗各個子系統的所有材料(包括型材、玻璃、五金、密封膠、膠條、輔助配件及配套紗窗),均經過嚴格的品牌技術標準整合,是多次實踐的標準化產品,該門窗利用專用的加工設備和安裝工具,并按照標準的工藝加工和安裝。
門窗系統的概念,較早是在德國的20世紀60年代開始提出和應用。其目的是為了形成門窗標準;基于門窗的研發、試驗、設計、采購、制造、安裝、使用到維護的整體生命周期,通過標準化的過程,來指導制造和安裝流程以確保門窗質量;在門窗上墻后的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機械力學強度、隔熱、隔音、防盜、遮陽、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使用性能和門窗功能有明確的產品制造及安裝要求及檢驗標準。因此系統門窗在形成之初,就是客戶導向型的,是基于客戶需求而形成的一種產品品質和服務理念。按照以上的要求,系統窗必然是品牌窗,而且不僅僅是研發導向的品牌窗,是從研發一直貫徹到終端客戶售后服務的品牌窗。
在國外門窗歷史中,現代鋼、鋁和塑料門窗本身有一個100多年的發展史。而所謂系統窗產生,則也有60多年的發展史,其中政府的政策的導向作用不能忽略。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后,歐洲國家陸續制定了嚴格的建筑節能法規,對住宅墻體的保溫隔熱和門窗的節能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建筑師必須按國家相關規定進行設計和選用材料,能耗高及不符合環保需求的建筑應用被嚴格禁止使用。因此在歐洲市場,幾乎只有經過CE認證(一種安全認證標志,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的系統門窗才能在歐洲市場上進行銷售。為了滿足門窗檢測以及性能認證并承擔因此產生的研發費用,獨立的系統門窗企業應運而生,這些企業,整合上游門窗材料供應鏈資源,打造專業的技術及研發團隊,進行深入的產品及應用研究,向門窗制造和施工企業輸出全套的門窗系統解決方案。基于這種研發和施工分離的機制,在歐美市場,系統窗蓬勃發展,比如在歐洲建筑市場的應用比例高達70%以上。
而在中國,門窗的蓬勃發展,則只有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20年左右的時間。隨著90年代末的房地產開發大潮,門窗基本上是突然從木門窗進入塑鋼窗和鋁合金窗的時代。同時基于國家規范節能設計的要求,因為南北、沿海和內地市場等諸多差異,形成塑鋼門窗和斷橋鋁合金窗等的不同應用。而在普通的使用者或者業主眼中,則對門窗貼上普通窗和系統窗,國產窗和國外品牌窗,經濟適用房的塑鋼窗和商品房的鋁合金窗,公寓的一般窗和別墅的鋁木復合窗等諸多眼花繚亂的標簽。而對于門窗生產和施工單位面對的直接的客戶:房地產公司來說,則簡單的落地為兩個字市場:你的產品的價格滿足我限額采購的要求;你的產品的品質滿足我營銷定位的要求;其余諸如產品檢驗、施工質量等要求則僅僅是配套項和可選項。如果能夠理解房產開發公司的以上需求著重點,也就能夠和好的理解為什么系統窗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非標桿的地區性企業的接受度高,而標桿的全國性企業的接受度低。同時,在我國目前系統窗還處于起步階段,應用比例不足5%。
綜合系統門窗的特點和國內外的發展史,系統門窗是門窗產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只有按照系統門窗要求去實施制造和施工的門窗生產企業才能落地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開發商對門窗產品品質和服務的需求和自身企業的發展。因此對于門窗采招,開發商、供應商和生產企業有以下要點值得重點考慮:
一、在門窗采招中,對于系統窗的認知,開發商需要突破系統門窗的高性能必然是高價格的魔咒。目前系統門窗采招的主要問題是一盤一議,沒有實現像普通門窗采招一樣戰略采購。系統門窗的開發雖然需要涉及設備、型材、五金、玻璃、粘膠、密封件的整個產業鏈,關乎研發系統供應商到安裝企業的的整個生產鏈,但是本質還是門窗,是有制造標準和服務承諾的組合窗,其研發費用必然可以因規模生產而分攤。因此標桿企業在確定是否使用系統門窗之前,可以和系統供應商進行戰略采購的談判,在系統供應商和當地優質的施工企業明確聯合投標的前提下,根據規模要求降低產品價格和提高服務承諾。對于開發商可以擺脫在對標樓盤在門窗上使用什么而造成的建造標準搖擺,同時又因戰略采購獲得門窗成本降低的優勢和商品房產品營銷上使用品牌門窗的產品營銷亮點。
二、同樣在采招中,系統門窗供應商和施工企業則需要明白產品的取勝之道在于品質和卓越服務,在合作中要有一家人同進退共榮辱的理念。比如對于門窗的性能要求,我國主要分為如圖一三個區域,目前國內外標桿的系統門窗企業還沒有一家做到三個區域全覆蓋的領先優勢。甚至在某些特殊區域比如高寒區域、強臺風海島區域。
某些品牌系統窗的樓盤應用差強人意,需要施工單位的升級改造才能滿足產品的實際使用要求。以上的舉例絕非揭短,而是為了說明系統供應商的優勢在于研發、制定標準和產品的豐富性,而生產施工企業的優勢在于因地制宜和終端輸出的品質保證,兩者缺一不可。但是系統供應商劣勢是門窗附加費用的高企,和生產施工企業的沒有自主品牌的劣勢。其實目前各地優質的施工企業不是沒有系統門窗的品牌,而是因為偏重生產和施工,其研發對產品升級換代的支撐不足。比如浙江就有相當的企業根據當地實際研發了自己的系統窗品牌,如圖二所示就是當地企業研發的系統窗品牌的在港企杭州嘉里中心的項目上的應用,并獲得了業內的好評,同時實際采購的溢價成本也僅僅比普通窗高了不到20%,攤薄到建安成本20元/平方米都不到。因此系統窗供應商和施工企業在面對開發商的戰略采購時,要打組合拳,給開發商提供合適產品而不分你我。比如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中可以包括施工企業的自有品牌,主打價格優勢,同時提供系統窗供應商的研發和技術標準要求,以向開發商提供品質和服務保證。
對于系統門窗,其技術優勢不言而喻,但是門窗畢竟是房屋系統中的一個子項,業內在做推廣的時候,是不是基于房產營銷的角度,把其性能的優勢通過房產的銷售明確的傳遞給購房的業主,而不僅僅是什么品牌的系統窗,或者一個冷冰冰的樣角讓顧客去琢磨。這一點需要我們深思。針對這一點,以為房產商提供營銷手段和交房便利,至少存在以下兩點措施可以深入拓展:
一、對于系統門窗上墻后的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隔熱、隔音、防盜、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使用性能能否形象化和增加顧客參與度,以提高房產的營銷調性而方便銷售推廣。比如針對水密性和抗風壓,在南方多臺風地區,在銷售措辭上能否對購房者承諾在正確關窗的情況下幾級臺風下不滲水,供應商和生產企業對于該承諾同時明確不達標的賠償措施和保險保障;能否提供配合聲光電、顧客可參與操作的淋水實驗的門窗工法樣品,讓參觀樣板房的顧客通過參與清楚系統門窗的水密性和抗壓保證意味著什么,同時在實際交付的房屋中嚴格做好一窗一驗的淋水試驗以保證交付質量。同樣對于隔熱、隔音、防盜、操作手感等關鍵性能也需要在銷售措辭和工法樣品上分別豐富。
二、產品的品質需要通過顧客的服務感受才能終究獲得品牌效應。如何提供系統門窗對應價格的服務讓開發商和房屋使用者在目前的情況下還有許多需要完善之處。比如在門窗竣工驗收和交付個購房者之間有一個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差,在這個時間差中,開發商上需要完成比如土建修補、管道、外裝、內裝、市政和綠化等分包的施工,且不說這些子項施工可能對門窗成品的破壞,這些子項施工的揚塵和污染會對門窗實際使用造成一定的影響,可以說房產商在交付前的開荒肯定沒有專業到保證風撐的無塵、上油以保證平滑性,而這一點常常會降低客戶的交房體驗而給交房糾紛加重砝碼。但是一般的施工單位常常因為門窗的專業清理需要專業進場而增加較大工作量,且以竣工驗收作為向房產商的移交節點不會進行該項的維保。這一點服務如果合作雙方考慮終端客戶的需求,在合同中約定并明確費用則可迎刃而解。比如我們的系統供應商有沒有給生產企業提供制造和安裝說明書,并定期配合房產商對生產企業的制造和安裝進行巡檢,畢竟讓掏錢的明白他每花的一分錢物有所值是賺錢的義務所在。比如我們的房屋交付給客戶的時候有房屋產品使用說明書,在這其中,我們的系統門窗有沒有專篇,有沒有各個部件和使用的闡述,有沒有提供專門的質保周期和客服電話,對諸如內開內倒窗、提升推拉門、電動控制門、搖柄控制門、折疊門等溢價產品的使用在方式和方法上做一個專項的說明等等體現產品檔次,其實也是宣傳推廣的措施。
總之,以上根據系統門窗定義,回顧了系統門窗國內外的簡短的發展史,以此為延伸,從采購商、供應商、生產商和實際使用者的四維角度,在采購、合作和營銷三個切入點,提出了幾點展望。不奢望對整個系統門窗行業有如何的作用,只追求其言如行,切實的落地到自己公司的工作和業務推進中,為使用我們產品的各個合作方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