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日,OrangeBusinessServices委托普華永道發布了一份《智能建筑:數字技術如何助力建筑公司實現價值提升》的報告。報告指出,盡管長久以來智能建筑未被重視,但其技術已在如今成熟。智能建筑解決方案的應用不論早晚,無論是設計階段之初,還是舊設施翻新,都屬于應用良機。
經濟實用的智能方案可以優化資產生命周期中的能源管理,同時更好地保護環境。這意味著業主不僅能夠節約成本,且其提供的建筑空間將對潛在租戶更有吸引力,更經濟劃算。
針對工地環境的設備微型化和“耐用化”等技術升級催生了實惠且安裝便捷的傳感器和控制器。
數據庫和網絡解決方案的進步實現了實時數據分析以及用于后期分析的大量數據存儲。而機器學習和預測性分析的出現則讓建筑自動化邁上了新的臺階。
如今,智能建筑解決方案的價格也越來越實惠。例如,在建筑中添置物聯網控制器和監測器的總成本預計僅為每平方英尺0.75美元,相比基本建筑管理系統等傳統部署方式便宜了5倍。
現在僅以較小的投資就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能源節約
智能傳感器(如z-wave、ZigBee、雙向人感傳感器)以及相關控制器可用于檢測和調整各種建筑環境指標(包括環境光線、溫度、濕度和室內空氣質量),通過獲取的數據可以實現動態資源管理以及資源利用情況與居住模式的匹配,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出租收益。
對于某些建筑物,空間的利用時間并非完全一致,可能某些空間在一天的某個時段得到充分利用,卻在其他時段卻處于閑置狀態,由此可以看出,若建筑物空間的占用率和能源利用率未能保持統一,采用HVAC系統進行統一制熱或制冷必然會造成資金和能源的浪費。鑒于此,建筑物更適宜采用靈活的制冷和制熱系統,而實現這一目標有多種途徑可供選擇。
例如,采用人數計數器和需求控制型通風系統,可對比追蹤空間實際占用率和建筑設計占用率,當前者低于后者時,則自動降低室外進氣量。
隨著時代進步,大數據技術和預測性分析算法相繼出現,建筑自動化系統甚至能夠了解居住者的習慣,并以最高效的方式創建滿足能源需求的程序。
舒適度提高
《哈佛商業評論》稱,在綠色(廣義即智能)商業建筑中工作,員工生產力可提高15%。
通過匹配能源使用情況和占用率水平,智能傳感器和相關控制器可以確保租戶獲得最佳舒適度,同時保證最優成本效率。另一方面,對業主/經營者而言,房產對租戶更具吸引力,有助于提高租戶留存率,這也是房產的一大賣點。
自動故障檢測和診斷
自動故障檢測和診斷(AFDD)是一種檢測并診斷設備和系統中冗余操作(即故障)的軟件算法,可以降低能源浪費率、減少機械的低效運行。該算法可自動實時連接現有數據源(如建筑管理系統、傳感器、天氣數據等),并應用演繹模型和統計技術獲取數據,以此檢測可疑故障。通過檢測,AFDD工具可以進一步針對深層原因提供專業及時的診斷,幫助維修人員確定并有序執行補救措施。此類預測性維修可以減少故障停機時間,降低運行維護成本。
同時,AFDD工具可以實現自動持續調試,在檢測到故障后自動調節控制器進行補救。研究表明建筑系統的持續調試可以節約平均超過20%的總能源成本。
可視化和控制性加強
利用儀表盤和相關后端解決方案,設施專業人員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輕松實現對建筑性能的24小時遠程監控。此外,智能技術不僅可以應用到獨立建筑物中,也可以應用到建筑物組合中。如此一來,業主便能夠獲得相似設施的基準性能,還能夠將相關數據與租戶信息結合考量,作出智能租賃決策。
其他應用
智能技術可以洞察空間使用方式和利用水平,從而優化空間管理,幫助設施管理者根據現時和未來需求優化設施布局。
物理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無縫安全(技術、人力和流程)管理,從而增強安全性、提高管理效率。該系統可以檢測高處墜落事故,協助緊急疏散;通過檢測尾隨等事件強化出入控制;通過檢測預設區域的人員游蕩情況提升建筑安全性。
此外,智能技術可針對建筑物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不同部署。例如,對于零售商店,智能傳感器可以精確記錄購物者的活動數據(包括人流量、路徑選擇、購物注意力、駐留時間),而商家則可利用這些數據優化零售商店的部署。這種技術應用還可以延伸到其他方面,比如顧客在收銀臺排隊過長時,商店可以利用智能技術自動啟用其他收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