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主辦的2016年中國玻璃行業年會暨技術研討會于3月28日~30日在浙江杭州召開。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會長陳國慶、中國建筑玻璃了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佰恒、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秘書長劉哲及各承辦單位領導在年會上介紹了本行業、企業有關情況。來自玻璃生產加工、配套、流通、科研、設計、質檢等玻璃行業上下游企業的代表及十余家媒體近400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國際合作交流處工程師牛犇在會上講解了我國被動房項目進展及其對玻璃的要求。繼去年首批8家企業之后,福萊特光伏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臺玻天津玻璃有限公司、臺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廣東中航特種玻璃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冠華東方科技玻璃有限公司、大連華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榮獲第二批被動房用玻璃認證證書。
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會長陳國慶在講話中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向縱深改革的關鍵之年。玻璃行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但這只是表象,根源在于行業的發展模式存在問題,企業不能僅從外部尋找原因。我國的玻璃行業企業在技術、產品及創新理念上都與國外優秀玻璃企業存在很大的差距。行業要嚴格按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推進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措施有:全方位樹立創新理念,改變靠數量規模拉動行業經濟增長的傳統;通過遏制新增、淘汰落后,有效化解過剩產能;推動玻璃深加工、新型玻璃行業發展;推動玻璃行業的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政策走出去。
此外,陳國慶強調了行業自律問題。他認為,市場經濟雖是競爭經濟,但適度競爭才有利于行業企業發展,要堅決反對惡性競爭。打價格戰雖使企業獲得了短時利益,但長期來看損失的是企業、行業及社會的整體利益。玻璃企業不僅要形成市場方面的自律,還要在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知識產權等各方面形成自律。
張佰恒在會上作了關于我國玻璃行業經濟運行現狀、發展趨勢及協會工作報告,并介紹了我國玻璃行業“十三五”發展綱要。他指出,過去我國玻璃行業形勢好時,采取的是增量發展的模式。然而,從去年開始,我國的平板玻璃進入過剩時期,加工玻璃也由“潛在過剩”變成“真正過剩”。行業內部去產能速度緩慢,企業運行質量下降,個別企業面臨生死抉擇,過去做“加法”的發展模式要轉變為做“減法”,除了會做減法之外,還要學會“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Low-E節能玻璃應用技術問答》新書發布儀式、《建筑用保溫隔熱玻璃技術條件》行業標準宣貫、《暖邊間隔條》協會標準宣貫等活動也在29日完成。30日還舉辦了由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與鄭州商品交易所主辦的2016中國玻璃期貨論壇及29場技術講座,會議同期還舉辦了新技術新產品展覽。
本屆年會由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凌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VECAST(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杭州之江有機硅化工有限公司、鄭州中原應用技術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浙江匯杰有機硅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白云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廣東富山玻璃機械有限公司、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布勒萊寶光學設備(北京)有限公司、國家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中玻新創科技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