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個樣板,以復制模式運作 胡學文到目前為止,已成為一個行業(yè)。那么如何渡過這個時期,我的想法就是三個心。一是信心,就是大的氣侯,包括國家、溫總理都在談到信心問題。我們應該把危機當成機會來做,信心足了什么事都好辦了。第二個"新",就是要產品創(chuàng)新,產品創(chuàng)新要分兩塊,一是工藝創(chuàng)新,目前我們也搞工藝創(chuàng)新,立足于本身成功的一些產品來進行一些深度的挖掘和開發(fā),如果我想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可能不會做得精,應該把它做得更好更專。另外一個產品創(chuàng)新就是開發(fā)一些新的產品,在原來工藝的基礎上開發(fā)一些新的產品。第三就是銷售方面也要創(chuàng)新,目前重慶市場走外地的比較多,當然,現(xiàn)在木門行業(yè)大家都在發(fā)展經銷商,實際上大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成功的經銷商不多,實際上每個品牌,不管是直營店,還是經銷商,都有成功的案例。那么可以把公司成功的案例在另一個地方進行復制,比如類似于子公司一樣進行復制,公司給予他大力的支持,做好一個,一個一個進行復制。好的東西復制以后,我相信比沒有頭緒好,還有一個在銷售方面盡量做透,因為每個消費者要求的東西不一樣,可能很多東西都是跟門有關的東西,其實很多東西都可以做。有這三個新后,金融危機應是機會不是危機。 尚沒有冬天,人溫暖企業(yè)就暖 周先哲 由于有美心、星星,重慶門業(yè)才會有這么發(fā)達,因為有了龍頭,有了領頭羊,大家跟著他去趕,每家公司都跟著他去趕,所以說重慶木門行業(yè)有很大的希望。 參觀了尹氏門業(yè),看到他們做的門很便宜,但是開的車那么好。當時我沒想通,但是最后我想通了,原因是他們做了一個直銷對路的產品,我想重慶木門就走了這樣一條路。同時,我也看到了重慶木門的問題 沒有一個產業(yè)集聚點,我們去看了三個工廠,走了兩天兩夜,但是在四川不會有這種情況,那里半天就可以走很多工廠。當然重慶是因為地理原因,四川木門回去以后好好總結一下經驗,會跟你們去拼一拼。也歡迎重慶木門去四川一起競爭。因為四川的災后重建有很大的市場,大概有1000多億元的市場,是塊很大的蛋糕。剛才說到經濟危機問題,但也感覺沒有多大危機。TATA吳總講得很好,就是從海里舀一碗水沒什么關系,溫總理也講了,溫暖了,經濟就暖,人溫暖經濟就暖。我想也是這樣。作為中小企業(yè),特別是做內銷的產品,自然受經濟危機影響很小。四川木門,像我們產品也出口日本,也出口美國,但是做這么便宜的門還是第一次見到。回去以后會好好學習。 真正在國際市場做大品牌的企業(yè),產品都不是最便宜的。做便宜的產品一定要有很大的量做支撐,尤其是門,是很難做大批量的。 沒感受到危機,因為選對了行業(yè) 李為群 重慶獲得一個令遼寧羨慕的稱號 "中國套裝門之都",往往一個名字可以帶動一個區(qū)域,如果用得好,可以把這個稱號價值發(fā)揮到無限。首先在國內,星星、美心是龍頭,他可以帶動這個行業(yè),對重慶本地企業(yè)的拉動可想而知,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對金融危機而言,我個人沒感受到危機,因為選擇了一個好的行業(yè)。首先,這個行業(yè)是一個很難幾家獨大的行業(yè),因為定制生產很難量產,這讓咱們這些企業(yè)很容易生存,第二產品很容易做差異,不像地板、家電等等,讓企業(yè)很容易在這個行業(yè)中生存。我說做門全是聰明人,因為這個行業(yè)很容易活。但是我這兩天來重慶以后,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說參觀了一些工廠,不知道為什么當?shù)氐拈T會做到這么便宜,回顧一下,真正在國際市場有大品牌的產品,都不是最便宜的產品。做便宜的產品一定要有很大的量做支撐,尤其是門,是很難做出很大量的,但為什么重慶的門就那么便宜,這讓我很費解。賣這么便宜,要是不能批量化生產,是沒必要賣這么便宜的。在遼寧,因為我也是做得比較早的,在當?shù)亻T加工做得很好,我自己感受廣東人創(chuàng)新思維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廣東人很厲害,他們有創(chuàng)新觀念。以TATA為首的北京兩家企業(yè)銷售能力非常強,重視渠道建設,并不是因為產品有多么好,但他們賣得很好,這是本事。遼寧企業(yè)有個特點,就是門質量做得很好,銷售很有局限性,只是在區(qū)域。 鏈接: 1400m2"對話"1500m2 主持人 李總說,他在沈陽那邊開了一個1500平方米的旗艦店,然后吳總說他租了一個店1400平方米,我覺得要把話筒交給他們兩位,讓他們對話,一個1400,一個1500,出于一個什么樣的目的? 吳晨曦 我在北京開了一個1400平方米的,其實這個店,當時在北京是非常便宜的年房租,100多萬,裝修花了200多萬,一共300多萬,我那個地方要拆遷,是個臨時房。如果是一個正常的房子,大約一年房租要在260萬以上。去年銷售額860萬,再加上大量的成本開支,實際上這個店是沒有盈利的,那么它起到什么作用呢?在北京我們有19家店面,是19家小店,這個店的開張,促使這19家店都大約有15%-20%以上的增長,同時,其在北京市的市場份額一下就會拉升品牌定位。如果在北京開兩個、三個大店有沒有必要?我認為必要性不強。不如開一個4000平方米的。由一個大店帶動眾小店,品牌度能達到,同時終端店又能達到,中大型城市,象成都重慶這些城市,也是一個大店帶動小店,那么很多經銷商的地級市應該做一個大店,小城市開大店,這種方法是成本最節(jié)省的一個方法。 李為群 當初開大店的時候就想找差異,其實全友家私幾年以前產值在5000萬元,去年銷售產值30個億,其實他定位就是二級城市,而且做大店,形象店,在二、三級城市里面,老百姓認為中國最好的家私就是全友,因為他們只看到全友。但是在大城市不行,當時我做1500平米的店,當時真是花了很多心思,花了很多錢,因為我做高端,我有另外一種看法,你怎么來定位你的品牌,決定你怎么來做。TATA吳總說他那個品牌定位這么做,我覺得是高明的,但是我定位高端,在初期,這個策略對品牌的拉動,行業(yè)地位樹立,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根據各自定位來決定開不開大店,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