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質監局、市規劃委發布《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公共租賃住房內裝設計模數協調標準》、《住宅全裝修設計標準》等3項地方標準,市質監局、市住建委發布《房屋結構綜合安全性鑒定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評價標準》、《農村既有單層住宅建筑綜合改造技術規程》、《超長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跳倉法技術規程》等4項地方標準。今年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累計已發布9項。
《公共租賃住房內裝設計模數協調標準》規定了公共租賃住房內裝設計的模數協調原則,對公共租賃住房的工業化建造和產業化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房屋結構綜合安全性鑒定標準》是修訂標準,結合應用的實踐經驗,建立了結構安全性與建筑抗震鑒定相結合的綜合鑒定方法和鑒定結果的綜合評定機制,對綜合評定的分級類別和相應的評價指標進行分析研究,對于提高北京市房屋建筑綜合安全性能力、保證房屋結構安全和減輕地震災害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意見》提出,節能標準是國家節能制度的基礎,是提升經濟質量效益、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手段,是化解產能過剩、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有效支撐。建筑節能領域標準化工作是本市節能標準化的重點領域。本市今年先后發布《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評價標準》、《民用建筑節能現場檢驗標準》、《綠色施工管理規程》等4項建筑節能標準。
“十二五”時期,本市在建筑節能及節能運行、能源限額等領域已發布、實施的地方標準共計50項。《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標準是對2009版標準的修訂,主要是提高公共建筑的節能設計標準,從源頭開始降低大型公建的電耗。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本市城鎮公共建筑面積將達到3.2億平方米,城鎮建筑能耗將占全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33.6%。實施該標準將有效減少公共建筑全年在供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的總能耗。《公共建筑節能評價標準》規定了公共建筑節能評價中規劃與建筑、暖通空調、給水排水、電氣與照明、運營管理等評價指標的技術要求,涵蓋設計節能評價和運行節能評價。實施該標準將引導采用先進適用的建筑節能技術,規范公共建筑的節能評價。
《民用建筑節能現場檢驗標準》規定了建筑節能現場檢測方法,對保證北京市建筑節能工程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綠色施工管理規程》標準是對2008版標準的修訂。據不完全統計,本市房屋建筑類建筑施工有3300多個現場,年開復工為1.9億平米;軌道工程100個標段,近200公里。通過規范綠色施工管理,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特別減少施工揚塵的排放,對清潔首都空氣質量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