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目前,市場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今天不好做,明天更難做,后天輕松做。
“與房地產業直接相關聯的鋁材市場正在經受著一場大考,市場太低迷,生意難做,這是今年鋁材市場的寫照,但這也倒逼鋁材企業投資研發新技術,從耗電大戶向節能企業轉型,”山東華明鋁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硯吉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近年來,鋁材市場呈現出如下三種態勢:一些生存力較弱的企業,正被或即將被淘汰出局;一些有一定實力的企業,面對慢慢縮減的市場份額,要么渾然不知,要么束手無策;一些有思路、有理念、重品牌的企業,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中,逆市上揚,銷量不斷攀升……
在激烈的競爭中,華明鋁材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夫妻小作坊,發展成為民營企業的后起新秀,其中創新功不可沒。
遭遇成長的煩惱
“我們起步晚,創業初期,以價格取勝。建筑鋁材本來利潤就低,我們的產品價格低,利潤更低,但銷售量大,”張硯吉坦言,擁有了一定原始資本積累后,公司發展戰略開始改變為以質求勝,以銷定產,這種生產模式使得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制定生產計劃,確保產品的低庫存與高周轉率,把握市場脈膊。具體來說,以銷售價鎖定鋁材的價格,以銷價反推成本,確保了單單贏利,規避了鋁價格頻繁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
以銷定產使華明鋁材迅速發展,從夫妻小作坊成長為目前擁有員工400余人的企業,但華明鋁材也有煩惱。
華明鋁材地處江北最大鋁型材生產縣——山東省臨朐縣,“進入鋁加工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了,客戶反而比以前少了。房子賣不動,買鋁材的沒以前多了;家電沒以前好賣,買鋁板的也開始少了。對當地企業而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現在的訂單數量要比以前少得多。市場不景氣,這兩年生意一直都不好做。另外,外省市的一些低端料、仿冒料充斥市場,惡性競爭導致的結果就是國標鋁材難有市場,市場、行業的不景氣,直接或間接地侵蝕著鋁材行業。”張硯吉坦言,財務、人員工資,各項成本也在一個勁兒地漲,可產品的價格,卻是一天比一天低。
“以前,為了保證生產,公司會預備兩個月的原料,現在,擔心占用過多資金,我們已經把備料壓縮到一個月用量。”張硯吉說,為節省生產成本,公司鼓勵員工獻策獻計,制定了獎勵措施:工人每節省一筆成本,公司就會從節省額中提取一定比例現金作為獎勵,效果明顯。
濰坊市委黨校經濟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張延升認為,民營企業要發展,除了與市場同步外,還要投資研發新技術,并儲備一批新項目,在市場成熟后應用于生產,推向市場。
張延升在下基層調研時發現,華明鋁材始終關注著鋁材技術的變化。目前,中國高鐵產業發展迅速,動車組鋁材需求增加,華明鋁材抓住了市場機遇,投資成立動車組隔熱鋁門窗小組,進一步實現新型鋁合金材料國產化。
耗電大戶的華麗轉身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保有建筑中,70%以上屬于高耗能建筑,其中50%能源是被門窗消耗的,建筑節能的關鍵是門窗節能。業內專家預計,鑒于斷橋隔熱鋁門窗強大的優勢,在未來幾年中,斷橋鋁市場份額有望從現在的10%左右提高至30%,甚至更多。
在董事長辦公室里,張硯吉拿著模型向記者介紹,斷橋隔熱鋁門窗是傳統門窗的換代產品,采用隔熱斷橋鋁型材和中空玻璃,具有節能、隔音、防噪、防塵、防水等功能。斷橋鋁門窗在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有害物質,所有的材料均可回收循環再利用,屬綠色建材環保產品。另外,斷橋鋁門窗作為西方發達國家最主要的節能產品,已經有100多年的發展歷程,技術儲備雄厚,標準化生產流程早已形成,未來必定成為節能門窗首選。
令張硯吉感到欣慰的是,政府倡導綠色建筑為斷橋隔熱鋁門窗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張硯吉說:“華明已經停產傳統門窗,現在主要生產斷橋隔熱鋁門窗。公司始終把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作為提高競爭力和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作來做,每年在能源利用、工藝改進等環節上的投入超過200萬元。公司安裝了環保實時監測監控系統,確保了廢水處理達標排放;對熔鑄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利用管道直接引到辦公樓,解決了冬季辦公樓取暖問題,確保了熱能高效利用,僅此一項每年就節約辦公樓取暖費用近20萬元。”
另外,華明鋁材已經開始使用天然氣和煤氣作為燃料替代電能。該公司的目標是,與科研單位合作研發新技術,努力實現鋁型材生產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