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700萬套以上,數據一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與2011年100萬套的建設目標相比,明年新開工700多萬套,顯然有所降低。住房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新開工數量雖然少了,但是2012年實際在建工程量巨大,建設資金的實際投入也將超過今年。
秦虹說,房屋建設有2-3年左右的建設周期,根據粗略估算,明年實際在建工程量有1800萬套左右,這包括2009年新開工的部分項目到明年就要竣工,2011年新開工的1000萬套絕大多數到明年還要在建。因此,保障房建設的力度并沒有減弱。
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明年新開工的項目,最遲要在11月底前全部開工,開工標準與今年一樣,同樣是要求三分之一達到主體結構基本完成,三分之一進入樓層施工,三分之一開始基礎施工。
根據要求,2012年保障房要基本建成500萬套以上,竣工量要高于今年。隨著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的加大,工程質量監管以及分配、運營管理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任務也越來越重。
秦虹認為,2012年降低開工數量,意味著在資金投入上可以更多用于保竣工保質量,讓低收入家庭盡早享受到實惠。同時,還能將騰挪的部分資金用于保障房配套工程建設。這樣有利于加快竣工速度,盡早提供有效供給,同時質量更有保證,讓住房保障對象居住更為方便。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中國要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秦虹表示,明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前兩年開工建設1700多萬套保障房,幾乎達到整個“十二五”建設任務的一半。因此,2012年確定新開工建設700萬套以上的保障房可以使“十二五”期間的建設節奏更均衡。
2011年安排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既是為了盡快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早一點解決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也考慮到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需要,通過盡快建成相當數量的保障性住房,緩解住房供需矛盾,穩定社會預期,同時避免房地產投資大幅下降而影響經濟發展。
秦虹表示,2011年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釋放出的政策信號十分充分,對改變市場預期已產生了積極作用,大大減緩了中低收入家庭面對房價過快上漲的恐慌心理。因此,目前也有條件放緩保障房的開發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