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已過,然而國內消費卻遲遲沒有明顯啟動。而市場預期的2012年資金寬松的局面也暫未出現,業者預期的2月下調存準率也流產了,企業資金緊張,銅價走勢依然是外強內弱。盡管目前下游企業開工有所改善,但相比過去幾年的平均開工率仍居低位;并且國內顯性及隱性庫存一直呈上升狀態,終端去庫存仍在繼續,消費不見明顯好轉跡象。在再生金屬的碎料場,“用工荒”在今年這種趨勢依然嚴峻,當前大部分廠家正忙于招工,但今年工人的返程較往年還要延遲,嚴重地制約了揀料、剝線之類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開工率。據廠企的招聘負責人反映,外來工人遲遲未到工作崗位的原因有:一是國家支持中西部政策正如火如荼進行,此舉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用工環境的優化,很多工人選擇回家就業或創業,不再愿意離鄉背井;二是目前80后、90后成為產業工人的主力軍,其文化水平比上一輩大大提高,所以更追求工作條件的優越和自我職業的發展。面對廢銅市場整體交易平淡,但持貨商持貨信心較為堅決,即使外圍急跌,但對佛山地區廢銅交易價格影響似乎不太明顯,有甚者意欲在低位時買現貨毛料來加工搏升價。支持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因外圍訂貨持續處于倒掛,訂貨虧損過幾千元/噸,如2#銅;第二,由于出柜緩慢特別是含銅高的銅鋅料切片料貨,通關費用也有所增加,場主明確表示不再訂貨,更愿意搏手頭之貨升價;第三,歐洲因受極寒天氣破壞,有市場人士認為會借此來炒災后建設來推升銅價,同時當然是對金屬切片料貨質影響較大。如今,返回的貨基本是去年12月份所訂下的貨普遍濕潤發霉,現時訂貨價格貴且貨源成色又差。綜上所述,經營商紛紛減少了訂貨,表示依然愿意等待季節性需求的大幅改善以刺激交易價格上移才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