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公布的消息稱,近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對熱軋鋼反傾銷反補貼案終裁,決定對中國熱軋鋼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就在本月1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公告,決定維持對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中國臺灣和烏克蘭等六個國家和地區熱軋鋼的反傾銷稅令。
熱軋鋼受夾擊
今年2月12日,澳大利亞海關和邊境保護署正式立案,對來自中國、印尼、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的熱軋鋼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并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同時發起反補貼調查。
近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對熱軋鋼反傾銷反補貼案終裁,決定對中國熱軋鋼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應訴企業濟南鋼鐵公司傾銷幅度小于2%,補貼幅度為2.6%,將被免于征稅;其他未應訴企業傾銷幅度為22.1%,補貼幅度為36.9%,聯合稅率為54.9%。
研究中心主任表示,澳大利亞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針對的是熱軋鋼中的中厚板。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1~10月,我國出口澳大利亞的中厚板數量僅2.02萬噸,占同期我國中厚板出口總量的0.57%。
熱軋鋼的類別較多,有中厚板、薄板、薄厚寬鋼帶等。我國的中厚板主要出口韓國、越南以及歐盟等地區,還有新加坡、菲律賓、阿聯酋等。研究中心主任告訴記者。
12月17日,ITC發布公告,決定維持對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中國臺灣和烏克蘭等六個國家和地區熱軋鋼的反傾銷稅令。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向東透露,ITC立案后20天美國商務部(DOC)才立案,只有DOC的立案才會影響企業的單獨稅率,所以在ITC立案階段企業可能并未啟動他們的應訴工作。
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1~10月,我國出口美國的熱軋板卷為2.59萬噸,占同期我國熱軋板卷出口總量的0.46%。由此看來,兩起案件涉案產品占出口總量的比例較小,影響也相對較小。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告訴記者:‘雙反’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體現。中國熱軋鋼產品價格低廉是不爭的事實,產能過剩、成本低廉、低價出口等諸多因素導致國產產品競爭力強勁,海外國家發起‘雙反’調查并落實懲處措施也在預期之中。
尋覓有效突圍之道
在反傾銷不斷增多的同時,國內產能過剩也是鋼鐵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去年,受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和財務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中國鋼鐵企業生產經營陷入低迷,鋼鐵工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陣痛期。
苑志斌透露,產能過剩、結構失衡、盈利能力低下等問題在熱軋鋼行業中非常嚴重,行業實際開工率、產能利用率僅能維持在七成左右,產品滯銷、降價銷售、轉型困難使得國內熱軋鋼企業很難長期健康發展。而國內企業已多有應訴準備,但價格低廉的事實擺在面前,許多企業被雙反已是板上釘釘。
談及熱軋鋼企業的突圍之道,研究中心主任認為,這兩起貿易案件對國內企業影響并不是太大,因為澳大利亞和美國對我國的板材類鋼鐵產品發起過很多次反傾銷,我國出口企業現在往美國出口的量較小,主要開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市場。
苑志斌表示:產能過剩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并非短期內就能得到有效解決,開拓新興市場、優化產業結構等舉措只能治標。長期來看,在嚴格控制行業產能的同時,要盡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中西部地區新一輪的投資狂潮或能有效緩解過剩產能造成的沖擊,熱軋鋼企業也能覓得轉型或退出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