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為113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但銷售利潤率僅為0.41%,仍處于工業行業中的最低水平,鋼鐵主業仍然徘徊在虧損邊緣。 作為產能過剩的突出行業,鋼鐵業依然深陷“泥沼”,10月份鋼市旺季不旺,鋼價和礦價雙雙下跌,而鋼材日均產量屢創歷史新高,而粗鋼凈出口量創近7個月新低。雖然全行業呈現弱復蘇局面,但是供需不平衡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化解。 進入十一月以來,原料價格上漲、環保以及對三中全會等政策預期,鋼價開始有意地大幅拉漲,但是拉漲過后沒有需求的支撐,只能是盲目空漲難持續。而北方地區的寒冷天氣也使得其戶外開工日益減少。北材南運亦加重了南方地區供求矛盾,壓制南方鋼價持續大幅反彈。 目前國內整體經濟正處于轉型期,期待政策面出臺類似2008年那樣大規模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經不現實,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的整合勢在必行。11月9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新一屆的領導集體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列方案,對于鋼鐵行業來說,直接面臨的就是進一步的產能淘汰以及產能優化。其一是因為產能過剩帶來的庫存壓力迫使企業必須進行淘汰以及升級,其二是因為環境問題已經深刻影響到了日常人們的生活。 除此之外,鋼鐵行業對于未來市場景氣度的預期主要集中在新一屆政府班子對于城鎮化相關政策的出臺,想借城鎮化的契機提升整體行業的需求量以及景氣度。但是通過對李克強總理之前的觀察,我們發現新一屆政府班子不會出臺躍進式的發展,而更多會去的遵循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 通過對于國內市場整個宏觀政策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鋼鐵行業的未來發展的政策預期并不明顯。有句名言叫做:“市場的反應永遠是對的”,雖然我國整體經濟溫和回升,制造業PMI的雙回升,均顯示出了國內工業經濟的回暖。但是鋼鐵行業的下降趨勢并沒有改變,根據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調查,發布的鋼鐵行業PMI指數來看,10月份為47.5%,較上個月回落1.7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處在50%的枯榮線以下。 另外,在世界經濟持續放緩以及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出口的表現也不盡人意。根據中國海關2013年9月的數據統計,9月我國出口鋼材492萬噸,較上個月減少122萬噸,同比下降4.47%。 可以預見我國鋼鐵市場還將會在低位持續運行一段時間,鋼鐵企業盲目等待政策預期來提振行業是不可取的,必須加快自身的產業升級創新才能真正長久穩健的發展。 Tag:鍛造鋼鐵,鋼鐵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