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正局級研究員黃運成7日在首屆自貿區與大宗商品高峰論壇上表示,未來大宗商品市場改革首先要放開市場準入,打破行政經營壟斷,同時還要加快現貨和場外市場建設,令我國商品市場更具國際競爭力。
在黃運成看來,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缺位,二是大宗商品市場體系尚未真正形成,三是商品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嚴重不足。
“與發達的大宗商品市場相比,我國商品市場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都還比較低。”黃運成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大宗商品市場體系仍未形成。同時,商品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嚴重不足,以鐵礦石等商品為例,消費量最大但在價格方面缺少話語權。基于上述問題,我國大宗商品市場需要重大改革。
黃運成認為,要解決行業經營壟斷問題,首先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減少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放開市場準入,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精神,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大宗商品市場的建設,讓大宗商品市場成為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
事實上,這是一種建立多種模式發展大宗商品市場的思路。對大宗商品市場而言,不同產品不同區域有不同特點,大一統的管理思路不實際,應該通過多種模式發展大宗商品市場,使之更貼近市場,走真正的市場化之路。
黃運成表示,應充分使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把大宗商品批發市場、重要支柱原材料市場、能源市場、流通環節建設好,加快商品市場現代化建設,解決好農民賣糧難等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