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銅而言,鋁金融屬性較弱,即便國際宏觀環境繼續惡化,對鋁市的沖擊性也相對較小,再加上成本支撐以及減產影響,鋁價后市向下空間有限,價格將會逐步企穩。
4月初以來,在西班牙債務危機爆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美國QE3推出無望的背景下,滬鋁跟隨基本金屬向下調整,震蕩區間有所下移。進入4月下旬后,價格在16000元/噸一線企穩。目前,鋁市總體上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沒有改變,同時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消費疲弱的局面沒有得到較大改善也是壓制鋁價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去年電價上調以來,電解鋁生產成本大幅攀升,而由于鋁的生產工藝屬性導致鋁廠不能輕易停產,使得鋁價運行于成本價下方已有一段時間,而由于長期大面積的虧損,鋁生產企業已經開始逐步減產。
成本高企 企業減產
自去年底上調電價后,電解鋁生產成本大幅攀升,以河南省為例,電價上調后電解鋁網電為0.62元/千瓦時,雖然部分大型電解鋁生產企業能夠自備發電,可以攤低成本,但電價平均也達到0.55元/千瓦時,按照目前0.55元/千瓦時、氧化鋁2675元./噸以及每噸鋁生產消耗14000度電的標準來計算,每噸鋁生產成本高達近16500元/噸,以目前現貨價格運行在16050元附近來看,每生產一噸電解鋁虧損仍然達到400-500元/噸。而部分小型的電解鋁廠并沒有自備發電的能力,只能采用外購電來生產電解鋁,生產成本較大型鋁廠更高導致虧損更加嚴重。而由于電解鋁的生產工藝屬性,導致生產準備的費用巨大,停產后再復產的成本較高,使得電解鋁的生產無法根據鋁價的波動而立刻調整,使得鋁生產企業仍然維持虧損經營,但隨著虧損的日益擴大,大部分小型的電解鋁生產企業無法維持而被迫停產,同時大型的生產鋁廠家也逐步步入減產行列,作為鋁生產大省河南省今年以來就主動減產超過40萬噸。與此同時,由于全球鋁生產供應過剩,今年年初以來國際上大型鋁企業主動減產的數量也開始增多,國際鋁產量呈現下降趨勢,IAI3月份最新數據顯示原鋁日均產量降至6.84萬噸,3月份全球鋁產量為4339萬噸,較2月下降126萬噸。總體來看,生產成本高企以及鋁企業的主動減產為鋁價提供了有效支撐。
下游消費不容樂觀
從下游消費情況來看,鋁消費仍然不容樂觀。目前,國內外庫存仍然高企顯示鋁消費不旺,倫銅庫存維持在500萬噸的歷史高位,而上期所庫存今年年初以來也持續攀升至36萬噸上方,鋁消費仍然還處于去庫存的階段。而同時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仍然沒有放松跡象,房地產市場表現低迷,3月中國房地產景氣指數的綜合指數為96.92,連續九個月下滑,同時商品房銷售以及住宅銷售同比也呈現下滑。同時,一季度產銷量均表現不佳,同比下降1.83%和3.40%,分別為478.43萬輛和479.27萬輛。供應過剩以及下游消費低迷仍然是制約鋁價上漲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