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場情緒好轉的帶動,去年12月份中旬以來,以銅為首的有色金屬價格一度快速反彈,然而隨著利好因素的逐漸消化,基本金屬價格展開了持續的震蕩盤整,在日前舉行的上海銅鋁峰會上,眾多分析人士預計,由于中國市場消費依舊疲軟,加上中國繼續推進結構轉型,2012年銅市的表現很可能不樂觀,不過相比國內市場同行,國際市場機構依舊等待中國市場消費的轉變,眾多國際機構預計,一旦主要經濟體繼續放松刺激政策,包括銅在內的有色金屬表現很可能會好于預期。
終端需求依然疲軟
春節過后往往是銅市中下游廠商補充庫存,為即將來臨的生產旺季做準備的季節,然而作為金屬市場最重要需求國,中國市場在2012年的采購甚至晚于2011年。
上海有色網最近的一項調研顯示,近期國內銅管企業對后期市場的走勢分歧依然較大,在對21家主要銅管生產企業的調研中,29%的企業預計銅價具有上沖動力,28%的企業預計后期價格將震蕩盤整,14%的企業對后市持悲觀態度,高達29%的企業則持不明朗態度。“持各種態度的企業占比相差都不大,表明相關的企業持謹慎觀望的姿態。”分析人士指出。
這一姿態則影響著企業的采購行動。邁科期貨研發中心總經理任綱表示,實際上就涉銅的產業鏈來看,目前除了冶煉商以及部分貿易商擁有一定庫存外,包括用銅的中游以及下游企業庫存基本已至降無可降的地步。
大量庫存積壓在中國市場的交易所以及保稅區倉庫,在分析人士看來,今年來倫敦市場持續的庫存減少并未在國內轉化為終端市場的消費需求。渣打銀行分析師朱慧預計,到本月底,中國市場保稅區銅庫存很可能會攀升到60萬噸,與去年4月份曾經創下的65萬噸歷史高位接近。“大量的銅庫存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比如說南方,由于離銅的加工地比較遠,這些地方一般不存在庫存積壓,但是渣打銀行今年的調研顯示這些地區也存在大量的庫存。”朱慧說。
“保稅區庫存依舊高企,企業采購意愿較為謹慎,一方面是由于訂單狀況不理想,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資金面較為緊張的影響。”朱慧表示,年初以來的資金市場緊張程度已較去年有所緩解,但總體上仍然處于較緊狀態。“在資金較為緊張的時候,企業就不會把資金全部押在原材料的采購上。”朱慧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來銅價整體依然反彈,數據顯示,到目前,上海期貨交易期銅價格指數較去年上漲了近9%,倫敦金屬交易3個月期銅更是較去年底上行超過了10%。
融資貿易推動國際國內兩重天
一邊是需求不樂觀、庫存積壓,一邊卻是價格的堅挺,其中的秘密就在于旺盛的融資需求占據庫存相當大的比例。“融資銅比例到底有多大,其實是個很敏感的話題,我個人覺得如果不是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九十九。”有貿易商甚至表示,貿易銅作為融資需求的比例較高,融資銅的大量存在,使得中國市場對銅的需求被夸大,一旦未來政策收緊,庫存必將會施壓市場。
“從我們與市場了解來看,2012年國內進口銅的長單量同比在增加,之所以能保持如此旺盛的進口需求,與融資的需求密不可分。”上海有色網分析師朱文君也指出,在2011年,由于資金面較為緊張,一些企業、甚至一些與銅完全不相關的行業也參與到了利用進口融資銅來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2012年市場資金面還難出現大幅度的寬松,因此融資需求也很可能難以大幅下降。
與國內市場的這種“過剩”狀況相比,國際市場上顯示出的現貨市場狀況要好得多。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倫敦市場的銅庫存正在下降到31個月來的低位:27萬噸左右。“國際市場上供應顯示出了較為緊張的態勢,大量的庫存從倫敦市場轉移到了中國的保稅區,期望能在中國市場消費旺季到來時消耗掉。”分析人士表示。
有業內人士也表示,作為對外依存度較高的金屬品種,在融資銅繼續進駐保稅區的同時,目前一些銅冶煉商也在寄望利用國際銅價拉高的機會擴大出口,將高企的庫存銷往海外,有分析人士甚至預計3、4月份的出口量很可能會跳增。“中國在全球精煉銅的消費中占比達40%,由于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國內市場需求持續疲軟,轉賣海外則可以脫手。”分析人士指出。
中國政策成焦點
在眾多分析人士看來,市場的演繹使得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的變動又一次成為了投資者跟蹤的重要指標。“一旦政策出現放松的傾向,銅市很可能就會受到更強勁的支撐。”分析人士表示。
事實上,正是由于對政策變動的不同判斷,機構對未來銅市的判斷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兩大陣營。“盡管資金緊張局面很可能有所改善,但是不會有較寬松的現象,我們對于后期銅市是較為保守的,預計很難看到之前的歷史高點,甚至很難在9000美元上方站穩。”朱慧認為,在貨幣政策沒有明顯的放松,以及出現刺激政策的種種跡象來幫助改變市場對需求的預期,銅價在9000美元以上將會很難吸引到中國市場買家。
“我們認為現在中國市場放松的因素還是較多的,經濟增長在持續,CPI已經下降,所以放松信貸的趨向也在增加,所以從大宗商品來看,政策放松就可能會提振需求,在沒有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下,微調還是會有,特別是三季度如果房地產出現放松,就很可能會出臺更多的措施。”中金分析師James Luke則認為。
事實上,由于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分析師對宏觀政策的爭論甚至同一家機構內部也存在相當大的分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調侃說,為了充分反映不同的意見,一家國際投行近期甚至將內部不同的意見都編成報告發給客戶,讓客戶自己來做選擇判斷。
“當然對于銅市,保稅區庫存如何消化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分析人士也指出,一旦市場需求重新強勁,能夠消耗保稅港區的庫存,對價格也將是很大的支撐,但是如果時間較長,投資者可能就會開始較為悲觀。“但是這一過程可能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來觀察,因此在整體上,2012年很可能會是規避風險比獲取利潤更為重要的一年。”有業內人士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