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當選的奧巴馬政府推行的"只買美國貨"(Buy American Rule)計劃,引起軒然大波,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從目前規定所涉及內容來看,聚氨酯 產業鏈中的各行業尚未被包含其中。 這個被當作美國政府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的內容,規定了獲得經濟刺激方案資金支持的任何美國基礎設施項目,其使用鋼鐵產品必須為美國生產。雖然目前對于中國聚氨酯產業下游的制造業還沒有明確的"禁令",但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已然開始抬頭,而奧巴馬也正在履行著他競選時所秉持的強硬貿易政策。 事實上,早在奧巴馬上臺之前,其對于中美貿易的強硬態度就讓中國聚氨酯下游的制造業頗為擔憂。早前,奧巴馬政府的新財長蓋特納就公開指責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溫總理此次的歐洲之行,目的也旨在將人們的注意力從人民幣匯率水平上轉移開來,遏止歐洲地區針對中國出口的保護主義情緒。 由此看來,中國似乎身處貿易保護主義的危險境地,然而,從美國國內企業的反應來看,此輪"只買美國貨"計劃的推出,并未得到強烈的擁護,有報道稱,卡特彼勒、GE、波音等多家跨國巨頭日前聯合美國當地的15家行業協會,致函美國參眾兩院,反對將"購買美國貨"這一條款納入美國財政刺激法案,他們擔心這將可能招致其他>其他>其他國家的報復,從而使美國企業難以分享到其他國家刺激經濟帶來的機會。以GE為例,去年其在華業務增長了11%,達到46.4億美元,而大部分收入來自于GE基礎設施(即能源、航空、石油天然氣和水處理等等),總計達到33億美元。 雖然目前提案仍在參議院進行討論,但是無論最終是否得以通過,是否會涉及到中國聚氨酯的相關下游產業,對于美國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中國國內不得不予以高度警惕,拉動內需市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依賴出口仍然是主要趨勢,因此,對于各制造企業而言,找到相應的對策是面對未來貿易風險的當務之急。 有消息稱,參議院討論的文本內容更為極端,要求所有經濟刺激計劃項目必須使用美國制造的設備和商品,甚至有參議員打算再加入一項"雇美國人"的條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