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的意義和目標 實質性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是一個企業、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對提升我市的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可以推動對外貿易和規范市場秩序,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化解國際貿易糾紛;可以促使我市的科技優勢、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更快地轉化為標準優勢,從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高常州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可以及時了解國內外相關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縮短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標準化差距,掌握優勢領域制定國家、國際標準的主動權,提升常州標準化工作的整體水平。 根據《常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技術標準工作的意見》,我們的目標是:到2010年,爭取承擔國家標準化工作的專業技術委員會在常州的數量增加至10個;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數量超過200項,參與國家與國際標準制修訂的積極性和能力顯著提高;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專業技術委員會活動的數量明顯增加,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取得重大進展。 二、我市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的現狀 到2008年10月底,我市承擔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秘書處2家,已公示籌建承擔全國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秘書處6家,主要涉及石油化工、信息、電子電器等我市的支柱產業。我市企事業單位承擔了77項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主要涉及現代服務業以及機械、電子電器、石油化工、輕工等優勢產業領域。 但是我市實質性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的工作成果仍顯得不夠多,與我市應有的經濟地位還不相適應,特別是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就十分明顯。以無錫市為例:2007年,無錫市成為全國以企業為主體建立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最多的城市,高達16個。同年,該市有71項國家標準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40家企業成為相關國家標準專業技術委員會的會員單位。而我市在2007年以企業為主體建立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為零,在新頒布擬籌建的委員會中,常州僅占了6個,是無錫的1/4。 所以,在"得標準者得天下"的今天,我們需要加倍努力以縮短差距,從而不斷提升我市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的綜合水平。 三、開展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工作的主要對策 質監部門積極開展引導、鼓勵、支持和服務工作,營造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良好氛圍。一是積極開展常州市標準化發展戰略綱要的研究和編制,通過對未來一段時期我市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的定位和規劃,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明確的政策導向平臺。二是積極組織常州企事業單位開展全國標委會和國家標準制修訂的申報與跟蹤服務工作,通過幫助企事業單位對本單位技術及標準化優勢、承擔項目的產業、科技優勢方面的分析研究,為項目的成功申報提供有效的指導。三是初步建立在我市的全國標委會、分標委秘書處工作網絡與聯絡互動機制,通過組織召開各類會議、論壇,開展國家、國際標準化工作方法和經驗的交流與探索,為ISO、IEC等國際標準化工作信息動態的了解與收集提供暢通的信息互動平臺。四是創設標準化專項資金,為推進常州企事業單位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提供堅實的財政支持。 企業積極發揮標準化工作的主體作用,提高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的技術先進性和市場適用性。一是主動制定企業標準化戰略,規劃未來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的發展重點,為企業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起到引領作用。二是主動爭奪"話語權",積極開展國際標準化組織、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的申報、組建工作,通過積極申請承擔秘書處工作,掌握該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制定的主導權。三是積極開展標準化人才隊伍的建設,通過標準化工作與技術發展的有機結合,培養標準化方面的領軍人才,尋求標準化技術專家出任國際標準化專業委員會技術專家的突破,提高我市標準化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 在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應積極發揮引領作用,提升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的深度和影響力。一是積極開展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體系框架研究工作。如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近年來,以他們為主制定的GB/T20623-2006《建筑涂料用乳液》等標準,推進了涂料和顏料標準體系建設。二是積極開展國際標準化活動的研討、交流和服務工作,提高我市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影響力。如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緊密跟蹤研究國際標準的制定動向及內容,針對每一項國際標準從立項到制定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認真負責地將我國意見及時反饋給國際標準化組織。 總之,在我市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關鍵期,更需要開拓新的發展思路和實施新的發展戰略。只有通過鼓勵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在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知識產權戰略的同時,積極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將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技術標準進行有機的結合,充分發揮組合集成效應,注重制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建立自主的創新體系,將專利技術盡快轉為現實生產力,才能更好地實現產業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