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損害的逐漸深入,中國鋼鐵產業已經徹底進入到"嚴冬"。2008年的中國鋼材市場著實體驗了一把"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在2008年6月份中國鋼材價格攀上最高峰,然后一路下滑,到11月份達到2008年度最低,12月份鋼材價格略有回升。此輪鋼材價格的下跌來勢兇猛,特別是"國慶"長假之后,部分鋼材品種價格以一天300元/噸的幅度直線下落,經過20天左右的連續下跌,國內主要市場普通熱卷價格平均下滑1,250元/噸以上,幾乎創出國內鋼價單月下滑速度之最。 在市場嚴重低靡的情況下,大批鋼鐵企業產品庫存積壓,銷售困難,企業效益大幅下降,如寶鋼股份三季度凈利潤環比二季度大幅下降47%,在四季度國內鋼價繼續下滑的情況下,其四季度利潤或有可能出現虧損。事實上,當前已有部分鋼企陷入到虧損的境地,其未來的生產經營正在承受極大的壓力,如果未來市場持續低迷不振,鋼鐵產業可能將遭受很大打擊。中鋼協最新統計的鋼鐵行業71家大中型鋼廠11月份財務數據顯示,全行業再現月度虧損,虧損額達到127.7億元。其中,虧損企業達到48家,比10月份多了6家,虧損面擴大至67.7%。48家虧損企業的虧損額超過140億元。值得引人注目的是,48家虧損企業中,一些龍頭鋼鐵企業也在其中,有兩家龍頭企業虧損額超過20億元。分析認為,11月份鋼鐵行業虧損主要是國內大型鋼廠使用高價原材料所致。而12月份,由于鋼廠2008年度的存貨減值損失將會集中體現出來,因此行業財務數據很難樂觀。 當前國內大部分鋼企已經采取了減產限產的措施,11月份中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3351.6萬噸、3518.9萬噸和4230.1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6.2%、12.4%和11%;與10月相比,鋼鐵材產量繼續回落,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減少61.5萬噸、71.2萬噸和62.85萬噸,下降幅度為1.8%、1.98%和1.5%。其中11月份粗鋼產量創下30個月來的新低。 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環比下降2.8個百分點,比2007年同期回落11.9個百分點,創下2001年底以來最低水平。主要用鋼行業如汽車、家電等行業生產增速普遍回落;出口貿易急劇下降,同時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也明顯下降,都影響了國內鋼材市場的需求。同時,鋼材出口呈下降趨勢,對國內市場造成一定的壓力。由于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不足,中國鋼材產品出口明顯減少。11月份,中國共出口鋼材295萬噸,環比減少167萬噸,減幅為35.76%;出口鋼坯3萬噸,環比減少8萬噸,減幅為72.73%,出口減少進一步加大了國內鋼材市場的壓力。 為應對金融風暴帶來的各行業需求萎縮,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以達到擴大內需、刺激經濟、保增長的目的。"4萬億"的投資將拉動可觀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投資,必然會帶動對鋼鐵等基礎材料的需求增長,因此,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此次拉動內需的投資計劃帶來的需求的增長是非常可觀的。在目前來自鋼鐵各下游行業的需求出現大幅下降的前提下,鋼鐵行業在未來兩年內的基本面如何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此次投資計劃的拉動作用大小。預計2009至2010年的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粗鋼需求強度和鋼材需求強度分別為3,000噸/億元和3,800噸/億元,那么按照總計4萬億元的投資力度進行計算,未來兩年內需要消耗粗鋼1.2億噸,需要消耗鋼材1.52億噸。 而保守一點計算,僅按照確定屬于固定資產投資的約3萬億元進行計算,需要消耗的粗鋼和鋼材量也將分別達到9,000萬噸和1.14億噸。 目前的鋼材價格經過連續的暴跌后,泡沫已經基本釋放,繼續下跌的空間較為有限,隨著市場信心的逐漸恢復,12月份的鋼材價格也呈穩中上漲的趨勢。展望2009年,中國鋼材市場的變化仍取決于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國擴大內需等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和市場信心的重新建立。 首先,中國力促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國家已采取一系列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調整出口稅收政策,到2010年增加固定資產投資4萬億元,將有力地拉動鋼鐵需求。 其次,社會庫存繼續處于降低趨勢,鋼鐵原材料價格止跌企穩,有利于鋼材市場穩定。據統計,11月末全國主要市場螺紋鋼和線材庫存分別為153.97萬噸和59.7萬噸,環比減少39.62萬噸和18.45萬噸,降幅分別為20.47%和23.61%;熱卷庫存環比下降18.87%,冷板庫存環比降低11.71%,中厚板庫存環比降低9.78%。社會鋼材庫存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加上鋼鐵生產用原材料價格止跌企穩態勢有利于國內鋼材市場價格穩定。 再次,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鋼材價格已背離價值。8月份以來,隨著鋼材價格的不斷下跌,鋼鐵企業的盈利水平持續下降,到10月份已出現盈虧相抵,全行業虧損的狀況。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面已達到59.15%,鋼材銷售利潤率已降至-3.23%,說明目前的鋼材價格水平已不能正確反映產品的實際價值,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的局面不可能長期存在。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