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文化的涂料賣得好 盡管日子不好過,但是一些知名品牌依舊保有自己比較固定的市場,甚至過得比較以前更寬裕。據觀察,除了必要的以產業轉型突圍外,其實打造與時俱進的品牌概念是企業逆流而上的關鍵所在,此時正逢先知先覺的企業搶先市場的好時機。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李甫年表示:"一個企業要想持續穩定地增長,首先必須塑造好品牌,融合好資本,建立好文化。品牌做強,資本做大,文化做久,這是一個企業的必由之路。不少涂料企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了,資本也有了,但是缺乏文化的積累,企業是純粹的企業,是沒有思想的企業。當然文化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的文化將造就不同的企業未來。有些企業認為自己得了個名牌,就很了不起。我倒覺得,真正的名牌不是哪個部門評選出來,而要市場認可。所以涂料企業的老板們不妨拿自己的企業和國內優秀的企業如華為、聯想、蒙牛等比比,和國際公司如可口可樂、IBM等比比,現實地分析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我相信,有好思想的品牌賣得貴,有好文化的涂料賣得好。所以,我建議中國的涂料企業老板,想想自己的品牌有思想嗎?有什么獨特的思想?" 一營銷專家說過,文化就是明天的經濟,要進一步發展生產,要真正成為世界第一流的企業,就必須借助于企業文化力。目前,國際范圍內的著名企業普遍采用的企業形象戰略和建設企業文化的實踐,都是經過文化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大膽嘗試。正是這些嘗試,使企業取得了非同小可的成果。如美國的可口可樂、日本的美能達公司、中國臺灣王永慶的臺灣塑膠關系企業等都是成功的典范。企業文化力給企業帶來的經濟與社會的雙重效益,再次證明了文化力是企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源。 ■記者觀察 涂料需要文化滋潤 美國《幸福》雜志指出:沒有強大的企業文化,沒有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哲學信仰,再高明的戰略也無法成功。 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的基礎、行為的準則、成功的保證。日本企業界人士認為:沒有文化教育就沒有產業。優秀的企業文化一旦同卓越的企業家、科學的管理相結合,并被廣大職工所認同和接受,不僅成為企業的精神支柱,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活力,而且將產生巨大的物質力量,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文化意識不斷增強,更注重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需要一種精神的文化來支撐或支使。如果說物質是以圓圈的狀態長期存在循環往復,那文化則是以直線的狀態永遠發展源遠流長。 無論是展辰達創立的"傳漆節"、三棵樹推出的婚房涂料"雙喜喜漆",還是紫荊花漆推出的"漆藝坊"、業內專家提出的涂吧模式,都反應出涂料業對文化的注重日益顯著,事實也證明新的文化形式的出現總能讓人耳目一新。為此,好產品不應僅存物質性,好的涂料更應具有文化性,且文化味應該更強烈些,受歡迎的涂料產品總是能讓消費者飽嘗文化的滋味,享受文化的滋潤。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