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份以來,市場傳言國家將通過制訂鋼材商業收儲手段,來振興持續低迷的鋼鐵業。據報道,該方案將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中鋼協共同制訂,但是對于期待中的鋼材儲備時間仍無定論。 我國鋼材的產量過大,實施鋼材收儲,無論在技術、市場控制或資金需求上,都有較大的難度。因此,我國此前沒有實施過鋼材收儲。但是,由于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國內的鋼材市場從10月份開始一路走低,11月份開始全行業陷入虧損,大部分鋼鐵企業減產、停產。 據報道,將要實施的鋼材收儲計劃,主要是調劑目前我國鋼材產能和鋼材結構。所以,在具體方案的選擇上,并非是此前人們猜測的國家儲備或商業儲備,而是兩者兼而有之。 根據中鋼協最新的數據,我國今年實際鋼產量預計為4.8億~4.9億噸。海關總署12月11日發布的快報顯示,我國前11個月共出口鋼材5606萬噸,而國內每年用于加工貿易的鋼材約有700萬噸。據此,有專家認為,收儲量應該在1500萬噸,投入資金為100億~150億元左右。 對于儲備的鋼材品種,分析人士認為,建筑鋼材的可能性不大,板材的可能性最大。鋼鐵龍頭企業目前的實際壓力普遍在于板材產能釋放過快,價格跌幅較深。而由于國家鋼材儲備會直接向大型鋼廠訂貨,大鋼廠的信心增強,有助于整個行業信心的恢復。因此,加大板材的儲備力度,對鋼鐵行業的刺激作用才會更明顯。 國家儲備鋼材的計劃傳出后,鋼市信心似乎有所提升。12月10日,一份來自美林的研究報告稱,11月24~30日,重點監測的生產資料市場在價格連續下跌19周后,首次出現小幅上漲,其中鋼材價格上漲位列前茅。 幾乎在同一時間段,來自易貿鋼鐵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2月9日,國內原料鋼坯價格大幅上漲。業內人士指出,鋼材價格的恢復性上漲,對鋼鐵行業信心恢復極為重要,而鋼鐵行業對整個國民經濟有較大的影響。 有關專家表示,在國家剛剛新增的1000億元投資中,鐵路、民航、環保等產業將拉動超400萬噸的鋼材需求。目前,國內大鋼材市場資源偏緊,社會庫存、鋼廠到貨都不充足,這給商家預留了獲利空間。加之受國家建立鋼材收儲機制的利好消息影響,廠商的各種資源調劑有了跟進,最后表現在市場價格上。但是,儲備并非針對所有的鋼材品種,也不會完全公開進行,因為公開儲備必然引起市場跟風炒作,進而帶來新的行業泡沫。 受近期鋼材市場回暖影響,我國部分中小鋼鐵廠陸續恢復生產。據報道,在河北唐山及豐潤、豐南、遷安地區,今年9月份因市場信心不足,60%~70%的中小型鋼廠停產。但進入12月份以來,恢復產能的中小型鋼廠已經由24%升至40%。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業內人士對政府建立鋼材收儲的計劃不看好。他們認為,與鋁、銅、鋅等基礎金屬不同,鋼材不進金屬交易所交易,這使得政府借助市場出手存貨的機動性差。雖然鋼材收儲的傳言使內地鋼價有所上升,但可持續的反彈仍將取決于需求。因為,目前的行情主要是鋼廠減產、貿易商大量減少庫存所致,并不是市場需求上升,所以還不足以樂觀。也有觀點認為,對某些重要物資(如石油)國家有必要儲備,但對于產能過剩的鋼鐵卻不一定合適。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