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不能僅成為世界的加工廠"、"中國不能永遠為世界打工"等呼聲,出現在不少行業里,家具、服裝、鞋業等行業目前仍有"貼牌"之痛,但基于競爭激烈及資本的逐利性,有點利潤也要咬牙往上頂,行業對此已是"無奈的接受"。新興的產業,用木材資源、勞動力資源、其他>其他>其他等資源"澆鑄"的木質門,以及木門生產加工工人與木門企業,不能總陷在附加值少的生產加工"泥淖"中,難道又得走進這一"宿命"?在資源與品牌塑造的協調中,企業為樹立木門民族品牌要做點什么? 單樘均價近40美元---- 木門出口價"超低"僅賺"零頭"利潤 目前,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木門出口價格,全國平均是近40美元,最高是遼寧地區,平均是68美元,高出44%,看起來好象是比平均價超出許多了,但你得知道,東北是我國的木材基地,也是木門的重要生產"戰略圈",東北拿出去對比了,等于亮了自己的底牌,事實是,我們的確價格低廉,有的企業也"無可奈何"。 大家知道,上海、浙江、山東等,是我國沿海經濟發達的重要地區,但他們的價格比東北要低,最低的是華南經濟圈的核心省區----廣東,平均單樘出口價才23美元。另據相關資料統計表明,新疆去年1月至10月,出口159批、111038扇,貨值377.41萬美元,但事實上,其平均價格每扇只有30.3美元,同類產品價格同樣比美國低得多,因此,木門企業應不能滿足如此的零頭利潤,今后中國木門行業應向高檔品牌發展。 說到這里,筆者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浙江一記者告訴筆者,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嘉善木業,創造了"零資源經濟"奇跡:即沒有一片森林,卻在國內膠合板市場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當地的某木業企業一負責人稱,公司以生產室內木門為主,產品100%出口。由于家具與木門的附加值遠遠高于一般的膠合板,所以一扇沒有上油漆的素門可以賣到50美元以上。現在公司每月生產3萬扇門,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為擴大產能,他們租賃了當地已經停產的某企業的廠房,自豪之意溢于言表。 當然,在他們看來,能夠讓產品走到國外,就已經是成功的了,至于價格,"50美元以上",他們或許已經潛意識接受了,而且還有一分成功感。因此,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光前稱,企業可以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做點兒出口很穩定,其實大量的錢是讓法國的OEM賺掉了,所以國內企業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因為就筆者看來,創造"零資源經濟"的嘉善木業全國只有一個,但同樣價格沒上去,這更讓我們關注到資源。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