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內地建材
廣州白云區某工地,小型建筑公司的劉老板正焦灼地等待他的工人年后返工,元宵節已過,28名工人只有17名到位;他向記者傾訴:“雖說年后水泥鋼材走跌,但建筑成本并沒有因此降低,人工成本最貴,每名老工人每天要多花二三十元,今年蓋一棟小房子,起碼也要多出10%的成本。”
由于年后新項目還沒有開工,建材市場價格和交易均陷入“倒春寒”,鋼材價格走跌了6.6%,水泥價格走跌了3%~4%。
除了產能過剩問題拖累鋼鐵板塊之外,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關注業績預期較好的水泥、玻璃板塊。
鋼材價持續降 水泥價沖高回落15~20元/噸
僅從主要建材價格來看,春節后繼續降價,其中鋼材持續降價仍是趨勢。廣州現貨市場中,螺紋鋼HRB400的價格已經跌破了3700元/噸的大關,較1月價格下跌了4.2%,較去年12月價格走跌了6.6%,較去年2月的4100元高價走跌了10%。技術面上向空特征明顯,而基本面方面:產能過剩仍是主因,整個行業的弱市特征非常明顯。
另外一類基礎建筑原材料—水泥的價格則呈現出了沖高回落的走勢。其中,廣東市場的PC32.5 復合硅酸鹽水泥去年底價格一度達到了390~400元/噸,而今價格在375元/噸左右徘徊。而2013年全年,水泥價格一直呈現震蕩走高的趨勢,從一季度的330~350元/噸上漲到了年末的近400元每噸。
在交易量方面,螺紋鋼交易慘淡,“我的鋼鐵網”統計廣州港口的該產品周一的庫存量較1月中旬暴漲了40%;部分鋼貿企業自稱開局淸淡,單日交易量較1月平均值下跌20%到40%。水泥交易略好于螺紋鋼,但小企業業主也認為不如預期。記者走訪了珠三角3家水泥批發商戶發現,交易量與去年同期差不多,環比減15%以上。
此外,春節后,廣東市場的磚頭、石子、平板玻璃等小類建材,由于去年末并沒有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春節后價格依然在繼續走高過程中。其中的磚頭目前報價約為0.3元/塊,而石子約為100元每立方米。相對于2013年2~3月,以上建材價格的漲幅仍在5%~15%之間。
建筑老板竟延發工資盼工人返工
大類建材價格有所下降,對于建筑企業來說本來是件降低成本的好事,但記者采訪了若干中小企業的負責人,他們卻依然憂心忡忡。廣州白云區的劉老板告訴記者:“建材成本只是建筑成本的一個部分(約占50%~60%),對我們小企業來說,人工成本的占比很大;現在招人本來就很難,技術工人工資又持續上升,建筑總成本一直在走高。”1月初還有28名工人,而今過了元宵節,卻只有17名工人來上班了。“打了多次電話都叫不來,承諾漲工資才有人說考慮來。”由于工人未到位且前景不明朗,劉老板打算采取保守觀望態度,謹慎接單。
而他的同行張老板,為了留住工人,有的去年年底采取延遲發放多位老技工1萬元的工資,不是張老板沒有現金,而是他擔憂工人春節后不回來上班。“以前小工每天100元,今年漲到了120元;老技術工人,去年180元/天,今年漲到200元。”
而記者在他的工地上看到:最年輕的“小工”,年紀也在32歲以上,而40~50歲的河南、湖南、湖北籍中年民工,是其建筑隊伍的骨干。
張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目前在珠三角地區接手了一棟總面積為3000平方米的5層商用建筑。按照往年經驗,大概需要購買180萬元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100噸的砂石、150噸的鋼材、500噸水泥)。相對于2013年一季度,僅鋼材價格有所走跌,其余價格均小幅上升,總體來看,建材價格的總成本較去年同期小幅升高,約在5%~10%之間,則建材花費總體仍可控制在190萬元附近位置。
而人工成本卻連續兩年上漲,按照今年初的用工情況看,建筑類工人的工資很可能同比走高10%~20%。建5層樓一共需要雇用60~70名工人,工期大概4個月,工資原來可以在120萬元內“搞定”,現在可能走高至140萬元以上。原來300萬元可建起的房子,現在至少需要330萬元,總成本估計會上升了10%;結果不是建筑公司利潤縮水,就是房產建筑價格上漲。
預期:小類建材
或有階段性上漲機會
對于建材市場走向,業內人士普遍持觀望態度,認為“房產需求”、環保政策因素將與“經濟回暖趨勢”博弈,對于各建材品種的影響力度不同,其價格走勢也將冷暖有別。“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冼少娟認為:鋼材價格2014年全面回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對于水泥市場來說,其用途不如鋼材廣泛,產能過剩問題只是局部過剩的狀態,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消化掉。而春節后,數量眾多的北方水泥企業已經開始限產、配合環保政策,對其2~3季度的價格走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余砂石、玻璃與磚頭價格與水泥價格類同;后者盤子小、市場靈活程度高,可能出現階段性大漲的走勢。
對于普通股市投資者來說,海螺水泥2013年業績快報為預增50%,南玻A預計2013年業績暴增446%,與水泥、玻璃企業的向好預期保持一致,值得投資者關注;但鋼鐵板塊業績參差不齊,投資應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