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是21世紀初至今,我們稱為"全面競爭"的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是走向一個與世界接軌的,全面競爭的市場經濟。在這個階段,企業想保持領先的地位,需要紅色曲線所代表的高層次的戰略能力、全面的管理能力和組織架構的搭建能力。只有在這個階段,企業家才會真正關心如何建立"基業常青"的企業,也只有在這個階段之后,才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好企業",才需要戰略思考。 這就是一貫低調的巴德士年銷售總額悄悄地突破了5億元,而還在繼續"吆喝"的富亞卻仍在原地踏步,甚至有所退步的原因。這就是,立邦漆雖然貴為全國第一,卻還要從康師傅引進大批人才,試圖通過大換血,尋求更大的突破的原因。而2002年才進入涂料行業的三棵樹能夠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一飛沖天",也正是得益于其"全面競爭"戰略的成功運用。 正是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過去30年里,大多數企業沒有戰略。但經過市場三十年的優勝劣汰,如今公認的標桿性企業,其實都是戰略最清晰的企業。為什么這幾家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有明確的戰略,并能堅持下來的企業太少了。例如華為,1997年成稿的《華為基本法》,雖然它的表述方式比較中國化,但所包含的戰略思考、企業定位、模式選擇是非常清晰的。十年后再看,華為戰略的前瞻性令人肅然起敬。這也是華為能夠在過去的幾年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 再例如萬科,這家從1993年就開始以"做減法"進行戰略聚焦的企業,其戰略即使到2002年還經常被人詬病。但從2003年來,房地產行業快速市場化,萬科長期積累的戰略和系統管理能力,開始爆炸性地發揮出來,大大拉開了和跟隨者的距離。 而WTO以來的幾年中,中國的市場經濟,包括和國際接軌的資本市場,越來越成熟,戰略驅動的企業也因而越來越多,涌現了一批如阿里巴巴、盛大、蒙牛、如家、分眾等有著清晰戰略的新一代領軍企業。當市場資源調配的能力越來越強時,戰略的優勢很容易被釋放出來,快速拉大和對手的差距。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而戰略的重要作用在未來的十年將更加凸顯。 中國經濟三大趨勢 中國經濟雖然現在面臨短暫的困難,但我對中國經濟未來二十年的發展非常樂觀。中國經濟將有一個質的飛躍,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炒股的人都知道,股市上漲到一定高度之后,必然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中國經濟在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也出現了回調,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最大的經濟調整。"因此,伴隨著這輪調整,涂料行業也出現調整,這是必然的結果。回調的發展走勢,就是縮回來的拳頭一樣,再次出擊將更有力!經濟的發展,涂料的普及,未來中國的涂料行業必然前程燦爛。面對涂料行業的暫時困難,我們要學會忍耐、學會等待,而不是懷著悲觀的情緒,遇到困難就馬上放棄。堅持就是勝利。 支撐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有三大動力。第一,傳統制造業的升級換代;第二,新型支柱產業的形成;第三,消費的爆炸性成長和互聯網(含無線)革命的結合,帶來商業模式的突破和服務經濟的高速成長。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