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袁佳東,中國高成長定位專家,從事高成長定位理論研究與實踐近二十年,期間為立白、魯花、德高防水等幾十家企業尋找到了高成長的金鑰匙,成全了企業從中小型成長為大型超大型強企夢。
中國現階段經濟遇到了困難,具體到企業微觀上,表現為人力資源成本上漲、地租上漲、環境惡化、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等,以前制造業低成本優勢不再,很多企業就這樣消亡了,袁佳東作為從事20多年企業管理研究專家感覺很痛心,在他看來這些其實從一開始就完全可以避免,企業完全可以從戰略是突破,走出新天地。
德高建材(后改為德高防水)在中國屬于起步較晚的企業,成立于1998年,發展10年到2007年時候營業額才8000萬左右,市場沒有走出廣東,其中50%業績為防水業績,2012年銷售額突破8億,2013年業績確定突破10億元,其中防水材料業績貢獻為80%。也就是說,德高防水的單一品類業績在5年多時間成長了20倍,這是企業高成長奇跡。德高神奇的業績增長發生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呢?正是袁佳東的高成長定位介入,促使德高脫胎換骨的成長。
品類占位是高成長關鍵
2007年以前,德高主營為防水材料、貼瓷磚材料、填瓷磚縫隙材料三大主力產品,公司名稱為“德高建材有限公司”,簡稱“德高建材”,袁先生第一次會晤德高總裁吳海明先生時候,提出德高是做什么的?德高方面一兩句話說不清楚,吳海明先生也意識到了德高的問題。袁佳東指出,所有成功品牌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和品類相連,一說到喝可樂,馬上想起了可口可樂;一說到花生油想起了魯花;一說到電腦想起了聯想;這些都是品牌和品類在人們心智中占領了最佳位置。德高建材銷售的產品行業術語可成為“干砂漿”,但老百姓對于干沙漿是什么東東不明白,也很難弄明白,所以如果德高改名“德高干砂漿”可以預見,老百姓不買賬,因為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在袁佳東指引下,東珠營銷從德高所售產品品類出發,做了一個細致的市場調查,發現防水的概念老百姓最明白,防水就是“防漏水”,簡單明了,于是德高建材改名德高防水來宣傳,就呼之欲出。德高防水,綁定了防水這個建材細分品類,簡單明了的告訴消費者,我是做防水材料的,這很關鍵,打造“德高=防水”的認知,就會形成德高是防水產品首選的局面。
購買理由是一切
德高防水是做防水材料的明確無誤了,這個防水材料怎么樣呢?這涉及購買理由了。袁佳東指出,德高之前產品賣得不理想,重要原因就是顧客買了別的產品。這一點從來都是高成長定位洞察營銷問題的基礎。也就是一定要用競爭思維解決問題。通過調查發現,很多防水產品都在不漏水上做文章,一家企業打出的口號是“百年不漏”,但通過觀察,效果不理想。防水材料的防水效果好不好有材料原因,也有施工原因,你說百年不漏有點大,老百姓也不敢信。這就涉及到品牌定位,什么樣的訴求能打動消費者心智,而不是自己找到最強賣點就強化就可以了,消費者共鳴最重要。在通過東珠營銷市場調研后,發現消費者買防水材料是擔心的,擔心效果如何,會不會漏,會不會用一段時間就漏,等等,總之是擔心多多,也就是不放心。袁佳東基于這一點,針鋒相對提出了“德高防水 放心!”的品牌定位。德高高成長品牌戰略定位定制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戰略定位定制的落地執行。
一切圍繞定位是高成長的保障
在經過嚴密論證后,袁佳東“德高防水 放心”得到德高總裁吳海明先生極大共鳴,在定位落地的過程中大力支持。當吳海明先生知道產品的戰場在消費者心智的時候,在定位執行方面不遺余力。東珠和德高共同制定了“門頭戰略”、“有獎陳列”、“公交車身廣告”等一系列落地措施,當門頭戰略還在實施的初級階段,一些被冠以“德高防水 放心”的門頭小經銷商驚喜發現,生意好了,問的人多了,找到了賣德高的感覺了。市場一線往往是最敏感的,銷售前線的反饋,讓德高新戰略信心大增,隨后在執行過程中一帆風順。
經過一年的努力,德高新的戰略定位得以構建起來,“德高防水”的品牌逐步成為南方許多城市的首選品牌,在北方許多城市,也是前兩位的銷售業績,在防水細分品類中闖出了高成長奇。德高的品牌實踐證明,在產品過剩、傳播過剩的時代,小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聚焦某個認知優勢領域,取得品牌打造的成功。不愿聚焦,死抱著產品多元化思路不放,則是企業高成長的攔路虎。高成長定位專家袁佳東最后如是總結德高高成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