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獲悉,由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草案并牽頭制訂的國際標準“ISO 17095:2013 精細陶瓷(高性能陶瓷,高技術陶瓷)-陶瓷材料高溫界面粘結強度試驗方法”(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Test method for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of ceramic material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日前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
據介紹,該國際標準適用于航空航天材料、特種工業材料、無機非金屬建材制造、建筑工程等研究和應用領域。該國際標準是繼國際標準“ISO 13124: 2011精細陶瓷(高性能陶瓷,高技術陶瓷)—陶瓷材料界面粘結強度測試方法”發布后,我國提出并主導制訂的第二項國際標準。并且,ISO 13124和ISO 17095均由CTC首席科學家包亦望教授帶領的團隊完成,是我國建材行業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轉化而成的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ISO 17095:2013 精細陶瓷(高性能陶瓷,高技術陶瓷)-陶瓷材料高溫界面粘結強度試驗方法”的發布,有效解決了陶瓷材料高溫界面評價的技術難題,填補了高溫界面強度評價領域的空白,對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重要意義。
該系列標準提供了一種測試室溫和高溫環境下陶瓷材料的界面拉伸和剪切強度的新型方法——十字交叉法,可準確評價固體材料及構件之間的界面粘結強度,也可以用于各種常溫和高溫粘結劑的粘結性能評價。
該技術大幅度提高了全世界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在研究和應用陶瓷玻璃等脆性材料過程中的設計優化率和應用效率,同時為檢測服務類型的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快捷、便利的檢測技術和全新標準,為提升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技術手段。
據了解,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大致分為6個階段,即提案階段、準備階段、技術委員會階段、詢問階段、批準階段和出版階段。提案階段,即確定新工作項目階段。新工作項目提案由任何成員國、技術委員會或分技術委員會或工作組提出。將此項提案分發給所屬技術革新委員會或分委員會的全體成員。如果多數贊成或是至少有5個成員團體愿意參加此項工作,該提案方可列入工作計劃,并由執行委員會辦公室注冊。準備階段,即工作組起草工作草案階段。工作草案由技術委員會或分委員會(TC/SC)秘書處或工作組召集人發給所屬成員的為以后呈報委員會草案做準備的原始文件,經過討論通過后,即轉入第三階段。技術委員會階段,即TC或SC討論階段。委員會草案中央秘書處登記,并提交技術委員會或分技術委員會成員討論的有關國際標準的建議。將此文件發至所屬技術委員會或分技術委員會的所有成員,征求意見,如果2/3的成員團體投贊成票即可上升為國際標準草案。詢問階段,即詢問草案須由ISO中央秘書處在4個星期內發到所有的國家團體進行為期5個月的投票。如果2/3的TC/SC成員投贊成票,反對票不超過投票總數的1/4,則草案通過,由中央秘書處登記作為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發送文本后,本階段即告結束。批準階段,即ISO中央秘書處將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發送給所有成員國,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投票。如果2/3的TC/SC成員投贊成票;反對票不超過投票總數的1/4,則最終草案通過。如草案沒有通過,須將文件退回有關的TC/SC,根據反對票提出的技術理由重新考慮。一旦最終國際標準草案被批準,中央秘書處須在兩個月內更正TC/SC秘書處指出的任何錯誤,并印刷和分發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的影響非常大,一般一項國際標準從提出文稿到批準為標準至少需要兩年,往后的3~5年需要對它進行不斷的維護和完善。被批準為國際標準需要得到189個國家和600多個工業組織及眾多廠商的認可。所以國際標準制定是涉及重大創新、知識產權、市場開發的綜合能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