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房經過了“黃金十年”的發展期后,保障房的重新崛起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回歸房改的原點。對處于房地產下游的家居行業該如何應對這一市場?保障房市場有哪些特點?如何去調整自身、控制成本?這對于企業來說都將是是不小的挑戰。下面聽聽家居行業人士關于如何應對保障房政策的看法。
首先介紹一下嘉賓,歐路莎品牌戰略部經理范家波;世豐管業副總經理潘一丹;上海聚通建筑裝潢工程有限公司網絡部經理盧寧;東方雨虹市場部經理范中亞。
“我們大家要整合起來,單個企業控制成本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從鏈條上控制成本,它的空間會更大,把各自有的融合成共有的。保障房是一種成本智慧的考驗。保障房缺乏引導性,現在大部分人聽到保障房都認為是低端的,我覺得這種觀點忽略了小看了群眾對生活舒適型的要求。我們應該關注弱視人群關注低收入人群幫助他們建設保障性家庭,不能認為保障房就是廉價房,保障房里面使用的材料就是廉價材料。
-----世豐管業副總經理 潘一丹
我們現在做的產品無論是保障房還是其他最基本的需求首先要滿足,第一是安全第二是環保第三要質量可靠。保障房和普通房最大差別在哪里?就是在一些附加功能上面不那么注重。對消費者有什么好處?第一空間能夠實現最大化,第二成本降低了,第三我們商家在安全上面也有保證。
-----歐路莎品牌戰略部經理 范家波
媒體一定要對消費者引導,這對普通消費者是有幫助的。消費者很可能暫時受價值的蒙蔽而進行錯誤的選擇。保障房這塊我們也在努力推動,產品上我們會推一些相對來說質量有保證的,但是附加功能性的東西相對少一些的。價格上因為建保障房都有一個成本的問題,控制成本但是我們同時確保使用的功能性。
-----東方雨虹市場部經理 范中亞
集團化的采購消費,有一個比較適合的產品價格體系,對商家來說我們也希望更多客戶群體通過這樣的體系找到我們,有這樣的平臺進行消費。這樣可以達到安心、放心和快樂的裝修,對我們產品安全也是有利的因素。
-----上海聚通建筑裝潢工程有限公司網絡部經理 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