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六:首個低碳裝修量化指標出臺
敢于用數字來描繪“低碳”,家居行業的首個吃螃蟹者就受到非同一般的關注,它的名字叫“元洲裝飾”。7月22日,元洲裝飾董事長李泰巖發布“減碳”宣言:通過新工具、新產品、新流程的運用,大力節水、節電、降耗,達到2010年減碳28.90%的目標。元洲裝飾在家居行業第一個提出了低碳裝修量化指標,引領著行業潮流。
點評:低碳,自從去年的哥本哈根會議之后,這個詞兒就差點兒被家居企業說爛了,可什么是“低碳”,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元洲裝飾的聰明在于,把“低碳”變成“減碳”,以降耗、節能為突破口進行指標量化。口號少一點兒,行動多一點兒,低碳才不只是概念。
事件七:淘寶全面進軍家居業
11月4日,淘寶網CFO張勇在廣東佛山宣布,淘寶垂直電子商務平臺——家裝館正式上線。這意味著,以前只是小打小鬧的淘寶網,吹響了向家居行業全面進軍的沖鋒號。到今年底,淘寶網上有14萬個家居店,3700萬種產品,品種涵蓋裝潢五金、家裝飾品和家具產品,月銷售達數億元。
點評:淘寶進入家居行業,是嘗到了甜頭有備而來。在這個網絡時代里,家居企業如果只滿足于傳統模式,視網絡為無物,總有一天會回頭嘆息:唉,我咋這么落后!
事件八:房產新政殃及家居企業
2010年,在政府出臺的上調房貸首付、限購新房等一系列抑制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房產新政”影響下,樓市的降溫讓下游的家居業透出絲絲寒意。顧客購買熱情降低、大力度促銷不見效果、銷售量急劇下滑,一個個嚴峻的問題紛紛砸向家居企業,很多企業銷售額比上年下降30%-40%也并不是危言聳聽。
點評: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只有不會賣的商家。同樣在低迷市場的背景下,有些企業卻日子過得很好,增長50%也并不稀奇。順境中一切都好,那只是掩蓋了你的弱點;逆境中蓬勃向上,那才是企業的真本事。
事件九:陶瓷地板遭遇反傾銷
5月27日,歐盟國內產業向歐盟委員會提交對華陶瓷反傾銷立案申請,并于6月19日正式立案。此次反傾銷案涉案陶瓷企業1400多家,涉及金額超過3億美元,是中國陶瓷行業在歐盟遭遇的最大一宗反傾銷調查案。5個月后,地板行業又不幸“中招”——美國硬木地板商聯盟向美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對原產于中國的多層實木復合地板企業不僅提出反傾銷,而且提出反補貼調查,這一次共有169家地板企業涉案,涉案金額估計逾100億元。
點評:美國和歐盟的反傾銷調查,對中國家居行業來說未必完全是壞事兒。以往只顧為國外品牌做OEM的家居企業,若想在貿易游戲中游刃有余,就必須重視品牌和渠道建設,力爭打出自主品牌,并以多條腿走路。
事件十:單體30萬平方米家居賣場開業
11月20日,籌備不到一年時間的環渤海集美家居廣場正式開業。作為繼廊坊店之后集美在外埠正式開出的第二家店,它的“出世”不同凡響,單是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就成為全國第一。在這個巨無霸的賣場里,入駐商家超過1000家,店面面積均在五六百平方米,而且個個來頭不小,都是各個領域的知名品牌。此店讓眾多以“大”為特色自我標榜的家居賣場頓時相形見絀。
點評:開一個賣場很容易,但要在賣場內引進品牌,而且還都是知名品牌,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超大規模的賣場得有多少品牌才能充滿呀!集美厚積薄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30萬平方米的賣場里品牌滿滿當當,不用多說,不服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