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煙臺海關的積極推介下,三環鎖業于近日正式通過“海關總署知識產權總擔?!睂徟?,由此有效緩解企業因提供擔保帶來的資金周轉壓力。
“有可口可樂的地方就有三環鎖”,一直讓產品遠銷170多個國家的三環集團引以為傲。而侵權仿冒事件的頻發,也使這家創建80年的老企業,飽受困擾和損失。從上世紀80年代起,市場上假“三環”鎖開始泛濫。自此,“三環”與各地的造假者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打假“拉鋸戰”。尤其近幾年,仿冒三環的銷量基本與真“三環”持平,每年達1億把左右,在市場上達到了同真三環“分庭抗禮”的程度。
“去年,杭州海關就查獲仿冒鎖具45萬把,貨物數量突破了去年全年;今年,寧波海關查獲假冒掛鎖17.6萬把,成為今年以來查獲的數量最大的侵犯國有自主品牌的知識產權案件之一……”三環的法律顧問孟慶國講,最近幾年,火爆的仿冒產業,已大肆向海外市場擴張。目前,在中東、東非、南亞等主要市場銷售的掛鎖中,有近百個品牌的鎖具設計類似“三環”,且質量低劣,其中有20余種干脆直接打著“三環”的牌子。受此影響,從2007年年底開始,三環公司就陸續接到國外客戶“想減少訂單”的反饋,有的甚至已改訂其他更便宜的鎖具。
記者了解,為了打假,“三環”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今,“三環”在打假方面的投入每年將近1000萬元,相當于一家大型鎖廠一年的利潤。
目前,煙臺海關已在海、空、郵等監管場所構建起全面基于風險管理理念的打擊侵權網絡。同時加強與地方保護知識產權領導小組、公安、工商、郵政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多角度、全方位掌握侵權信息,為廣大進出口企業撐起一把知識產權的海關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