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鋁一直是基本金屬里最為“羸弱”的品種之一。近千萬的新增產能、屢創新高的百萬噸庫存以及長期乏力的消費,使得鋁價經歷了近19個月的回調。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外圍不確定因素的打壓,鋁價在電解鋁市場的牽制下,或將進一步下跌。
歐債隱患再度浮出水面從塞浦路斯事件最新的演變情況來看,取得了兩大進展:一是塞浦路斯與希臘就剝離塞浦路斯銀行業在希臘的分行達成一致。二是議會通過了“國家團結基金法案”。但歐洲央行21日曾向塞浦路斯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后者必須在25日之前募得58億歐元資金用于援救其銀行業。否則,可能取消對塞浦路斯的救助貸款。因此,是轉機似現,還是“海市蜃樓”仍值得進一步關注。
此外,整體歐元區3月綜合PMI(采購經理指數)僅為46.5,創4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其中,德國、法國經濟活動均快速收縮,邊緣國家的增長也仍無起色。具體來看,德國制造業PMI下滑至48.9、法國更低至43.9,均進一步顯示了歐元區擺脫衰退的任務仍然艱巨。
國內消費需求仍有望體現一些數據表明,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達到8.5%,2014年經濟增長還將加快,表明中國經濟在長期內都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而短期來看,最新公布的3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預覽值為51.7,較2月終值50.4有所回升。其中,產出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出現回升,而原材料庫存指數有所下降。擴張幅度要高于往年同期均值,連續5個月保持在擴張狀態。可見,春節后經濟活動將逐漸活躍起來,3月份以后經濟進一步升溫的力度要好于預期,這將給投資者注入強心劑,市場的關注焦點將再次回到中國市場消費需求上來。
電解鋁市場西移態勢明顯而西部地區,特別是新疆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和天然氣等資源,由此造成的西部地區低廉的電力成本,對電解鋁企業的進駐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以河南和新疆為例,河南上網電價已經達到0.6元/千瓦時,配有自備電廠的電解鋁企業的電力成本也在0.4~0.5元/千瓦時左右。而新疆地區上網電價不到0.3元/千瓦時,自備電成本甚至可以壓縮至0.2元/千瓦時,按照每噸鋁耗電14000千瓦時的口徑估算,噸鋁電力成本至少可節省3500元。從經濟上來看,如此巨大的成本差價下,電解鋁產能向西轉移已是必然趨勢。
國家的產業政策也支持著電解鋁產能向西部轉移。自“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國內電解鋁擬建項目基本被叫停,唯獨新疆獲得豁免。自治區政府也對進駐新疆的電解鋁企業給予土地和資源等方面的政策優惠,由此掀開了新疆電解鋁產能建設熱潮。目前在建的新疆電解鋁項目達15個,其中遠景設計產能超過160萬噸的特大型電解鋁項目就有7個,分別是石河子天山鋁業、瑪納斯新疆嘉潤鋁業、五家渠山東信發—新疆農六師鋁業公司、五彩灣東方希望重工鋁業、四川其亞新疆鋁業、新疆神火鋁業公司。據富寶鋁研究小組了解,至“十二五”末期,新疆將建設1800萬噸電解鋁產能,屆時將達到國內電解鋁產能總量的70%。2012年三、四季度,天山鋁業、新疆嘉潤等項目一期產能陸續投放,投產總量達到120萬噸,幾乎就是去年國內所有電解鋁產能的增量。
電解鋁快速增長下的隱患一是原料保障的問題。新疆地區雖然有大量的煤炭資源,但是鋁土礦資源稀缺,大量電解鋁產能的興建將產生大量的氧化鋁需求。按1800萬噸的電解鋁產量計算,每年要運入的氧化鋁數量將超過3000萬噸。目前,已投產的氧化鋁是從山西、河南等地方運進的,但是隨著新建產能的不斷高速釋放,原材料供給矛盾將日漸突出。目前來看,利用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國內的高鋁粉煤灰資源主要集中于電廠,其所用的原煤經細磨再粉末化燃燒后成為高鋁粉煤灰,其中氧化鋁含量在40%左右。我國內蒙古西部地區有大量的高鋁粉煤灰資源,而目前多個國內電力巨頭均在推進該項技術的工業化生產,如獲成功,將能夠緩解新疆電解鋁產能的原料保障問題。
二是原料和成品的運輸問題。新疆地區地廣人稀,對金屬鋁的消化能力有限。而大部分的電解鋁或者鋁材將要從此地運出,對于深處內陸腹地的新疆,最好的運輸方式是鐵路。目前新疆的鐵路運力主要集中在蘭新線,運能約為每年5000萬~7500萬噸。蘭新線同時還肩負著大量原煤、棉花等物資的運輸任務,且出疆物資是進疆物資的3倍,造成出疆車皮緊張,加劇了運輸矛盾。電解鋁產能完全釋放以后,一方面將有數以千萬噸計的氧化鋁要運入新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進出物資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又將極大地增加現有鐵路的運輸負擔。目前,新疆正在積極推進新疆哈密—內蒙古額濟納鐵路和新疆庫爾勒—青海格爾木鐵路兩條出疆鐵路的開工建設,預計兩條鐵路線建成后的運能將分別達到2000萬噸,屆時將緩解物資運輸的壓力。由此可見,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之下,鋁價還將承受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