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河南門窗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一大批中小門窗企業紛紛涌入市場,并逐步成熟起來,配套企業在數量和檔次上也隨之發展提升。
【城市數據】2008年鄭州市GDP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3004億元。而2009年前三季度GDP為2378.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并且,建筑業、房地產業等相關行業高速增長,增速明顯高于其他行業。
河南的門窗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多數分散在省內各地,集中的產業基地主要是鄭州市莆田鎮、中牟縣白沙鎮、九龍鎮等地。戶外門則集中在駐馬店等豫南地區。
中原門企呈爆棚式發展
企業數量的爆棚式發展根源于近些年門窗業本身的飛速發展以及市場認可度的不斷提高,再加上行業進入門檻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其中不乏從未從事過門窗或相關行業的投資者)希望進入行業分一杯羹。這些新興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甚至是小作坊式的,大多采取“前店后廠”的經營模式。在鄭州各大建材市場或門窗專業市場,這種經營方式均有跡可循。
這里不能不提及一下河南的專業建材市場發展情況。
【案例】:以鄭州為例,在2003年以前,鄭州市的建材家居市場格局相對穩定,以東建材為主導,西建材、北建材替補。這幾年,隨著城市發展、市場需求的增加,建材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并且競爭日趨激烈。
【賣場數據】:據不完全統計,僅2008年鄭州立項或經過論證的建材市場項目就近10家,鄭州已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專業建材商圈。該商圈從狹義上講就是東建材占地約1000畝,包括建材大世界、名優建材市場、張莊鋁型材市場、王莊燈具市場和鳳凰臺商品大世界等市場;廣義上,它的規模更大,圍繞東建材、沿107國道和鄭汴路兩側形成了大大小小17個與建材有關的市場,它們組成了東建材的市場商業群。
另外,河南本地消費者對門窗的認識和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生活品質在提高。以木門為例,許多經銷商表示,現在市場上以700~800元左右的木門最受歡迎,而預計到明年,1500元左右的木門很可能會成為市場的主角。
產業鏈日趨完善
配套企業的逐步完善和到位,也為河南本地門窗企業的擴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在河南,不管是木門、塑鋼門還是防盜門等,其配套材料,如板材、五金、塑膠密封條、生產機械、鋁材等在本地均有不少廠家存在,其產業鏈較完善,并且這些廠家的產品品質受到市場的肯定。
【案例】:新鄉佳信塑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門窗塑鋼、密封條生產的企業,目前年生產能力為1200噸。總經理馮寶說,在河南門窗行業沒有興盛前,有些配套企業已有了一定規模。以塑鋼、密封條企業為例,在上個世紀90年代,河南就產生了一批生產塑鋼門窗的企業,引進最先進的生產線,產品競爭力頗強,銷至山西、山東,甚至江浙、廣東等地。但遺憾的是,那個時候由于整個門窗產業沒有發展起來,這些最早一批的塑鋼企業出現生產過剩,多數已被市場大潮淘汰。
凡挺過那段艱苦時期的企業都在這幾年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佳信塑膠在這幾年就一直處于上升勢頭,企業也通過不斷完善技術配方,研制開發出新的產品,以滿足市場的需求。現在,該企業已經由當初單一的塑鋼門窗領域發展成為擁有多門類,覆蓋多領域的多元化企業。下一步,也會把市場重點的一部分從省外轉向河南省內,開拓更大的本地市場。
發展背后遭遇瓶頸
雖然發展前景十分樂觀,但如同許多新興的行業一樣,一些河南本地的門窗企業也遇到了發展瓶頸。
河南的門窗企業多數將市場運營的重點放在省內。一方面是由于企業規模小,資金積累有限,很難進行品牌運營;另一方面,也與河南本地市場容量大有關。許多經營者看好河南市場,認為只要做好本地市場,就能賺的盆滿缽滿,從而專做區域品牌。
【案例】:焦作市福得機械廠已有10多年歷史,生產剪板折彎機、噴塑及生產防盜門、鋼質門等。其總經理秦得雍對河南門窗市場情況十分熟悉,他以防盜門為例分析,河南門窗企業發展的瓶頸包括:個別的配套行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比如鎖具,多數門廠還是選擇浙江永康等地的產品,河南的鎖具企業多是小型企業,產品質量及創新上還有一定的差距;資金短缺。行業惡性的競爭在不斷壓縮利潤空間,從而導致許多企業沒有資金實力持續擴大再生產;信息閉塞。河南的許多經營者不像江浙人那樣,喜歡四處跑市場,對信息的掌握不如浙商全面和及時。另外,一定程度上也與經營者的品牌意識有關,許多人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
資金短缺是個大問題。一位門窗配件企業銷售部負責人表示,他們的客戶對象主要考慮的是江浙、四川等生產基地的企業,而不太愿意和本地企業打交道。一是因為本地企業購買力有限,一般江浙、廣州等地的門窗企業規模大,僅流動資金動輒就是幾百萬元,而河南的許多企業整體投入才幾十萬元;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由于資金不足,不可避免地會欠款、賒賬。
對于許多河南的中小企業來說,當前的發展似乎進入了一個十字路口。品牌難做,但在這個品牌林立的時代,沒有品牌,企業則很難做大。于是,企業大多都在尋求發展機遇,不斷積累資金、技術、人才,以期度過這個瓶頸期,獲得最終發展。但同時也有個別小企業放棄走品牌化路線,專做貼牌代工,甚至做山寨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攪亂了市場格局。
對于許多河南的中小企業來說,當前的發展似乎進入了一個十字路口。品牌難做,但在這個品牌林立的時代,沒有品牌,企業則很難做大。
發展前景樂觀,期盼行業組織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河南門窗業也有不少發展機會。河南門窗企業在生產工藝上已經比較成熟,市場空間也不小,只要企業能度過資金和人才等發展瓶頸,企業蓬勃發展指日可待。但需要有信心、耐心,需要更多地參與各類行業展會,并采取多樣適當的營銷宣傳措施。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河南就出現了一批戶外門生產企業。那個時候企業的起步并不比浙江永康等地晚,宣傳力度也很大,曾經有一家本地防盜門企業還打出過“打開一扇門賠一萬”的廣告。只是隨著后來的發展,永康等地抓住了機遇,逐漸拉開了與其他地區的差距。“現在,河南門企要想攻占更大的市場空間,在當前產業鏈形成、信息通暢的新形勢下,就需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的運作模式,彼此間形成良性合作,關鍵就是要成立本行業的協會組織,引領企業加強溝通交流,形成合力。”
木門行業也是如此。許多經銷商表示,面對當前不規范的市場行情,河南木門行業亟需要成立協會,樹立行業規范,規范行業行為。協會的存在不僅對規范終端市場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他將規范河南本地門窗企業的運營,便于提升河南門窗企業的整體形象,形成合力,共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