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從太白南路經過,都會看到一個建材市場塵土飛揚的立在道旁,臨近年末,這個以街道命名的太白南路建材市場忽然被一夜騰空,在柏油馬路對面清晰可見的只有一條條土路和破舊不堪的各種空店鋪……
然而,時隔不久,新太白南路建材市場又在原有地址附近悄悄顯現。“舊市場被房產開發商拿去建樓了,”家在舊市場馬路對面的紫薇尚層住宅小區的趙女士說,“建材市場也就隨之搬遷了。”
記者也隨機走訪了搬遷后的新太白南路建材市場,其規模與舊市場相比并未發生太大變化,其中位于市場中部區域的一位商家向記者表示,新市場的位置依然選在了太白南路,即舊市場的臨近位置,所以對原有客流量也不會產生什么影響,生意的紅火程度也照舊,“但是,附近有很多樓盤正在建設中,在原有市場的位置上稍微挪一挪也是為了保證以后有生意做。”
與太白南路建材市場不同的是,位于北二環的大明宮陶瓷批發市場遷移之地卻遠了一大截,按照規劃要從北二環遷到北三環,“這邊又要重新規劃蓋樓,我們也不想搬遷,沒辦法啊……”這個主要經營中低端陶瓷、衛浴品牌的賣場內,大多數店面還保留著前店后倉的傳統賣場模式,且大部分為夫妻店,記者走訪時發現其賣場內最大的店面也只有200多平米,“店面雖然比較小,但要搬遷也很不容易,陶瓷衛浴產品運送起來就很麻煩,”既代理陶瓷磚又兼顧衛浴潔具的福建人王先生表示,除了搬遷產品的困難,他還要重新尋找合適的倉庫存儲產品,“這樣一來成本可能會再漲,因為大家都搬遷到同一個地方,新賣場附近的倉庫肯定會水漲船高。”
除此之外,他們對搬遷后的新賣場的競爭環境也表示擔憂,“那里本來就有很多陶瓷衛浴賣家,我們搬過去肯定會比較弱勢。”有商家表示,北三環的大賣場既有低端產品,又分布著中高端品牌,競爭勢必會白熱化,甚至可能會加速西安陶瓷潔具市場洗牌。
事實上,早在2008年,西安北城太華路沿線眾多的建材市場就曾搬過一次家,2007年,“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項目即將開發建設的消息傳來,牽動了北城數十萬人的心,來自全國2萬多客商投資的鋪面,收益正旺之時卻面臨拆遷。
隨后,在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安置,后拆遷”精神指導下,按照未央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品牌不丟、產業不散、人心不渙,確保本地區和諧穩定的發展”的要求,憑借著20年運作家居建材業的經驗和艱苦打拼創下的“金字招牌”,大明宮人于2008年5月果斷決定在北三環與太華北路延伸線交界處投資16億元修建北三環大明宮市場。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建材市場的版圖要重新劃分,新市場的開發建設必將帶動整個西安建材家居業市場格局發生新的變化。
于是,經過兩年多的實打實干,北三環大明宮建材家居批發市場成功開業,據統計,當時共整合了大明宮周邊40多家專業建材批發市場資源,解決就業人數10萬余人,年交易額達100多億元。做陶瓷生意的陳濤說,當初來大明宮做生意自己還是個小伙子,如今孩子都快成了小伙子,知道市場要拆遷時心里就像掉進了無底洞,但看到新市場管理、規劃、規模都上了一大臺階,現在心里的疑惑早已煙消云散,而是充滿了更大的豪情和干勁!
對于賣場拆遷,各商家自然會有不同的反應,有業內人士表示,如太白南路建材市場般只是稍微挪挪位置,這必然不會對其發展產生大的影響,商家也樂于接受,但對于北二環的陶瓷批發市場來說,搬遷到更大更遠的北三環大明宮建材市場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