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以來,全國范圍內家居賣場商家撤場關店、轉業的聲音不絕于耳。早在年初時,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已經預測,今年年底,深圳或許還會有大批品牌撤出。
據了解,10月雙節期間,深業家之福、金海馬、紅星美凱龍等大型家居賣場均表示,雙節促銷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商家的業績。然而,短暫喧鬧之后,記者分別于工作日及周末再次前往年初走訪的8家家居家裝賣場踩點,現場一如既往的人流量不足。在這樣的“靜謐”之下,還暗存著另外一種動態:店鋪空置現象較年初明顯。
記者觀察到,部分賣場中多了一些店面張貼著“內部裝修”的告示,店鋪空置現象雖有,但總體看來,沒有超過10%.可是,當記者向多家賣場內的商家咨詢時,有商家告訴記者,每年的七八九月,家居賣場都面臨與入駐商家重新簽約的問題。據他們所知,就在那段時間,一賣場有十多家入駐店鋪選擇撤場。
“清倉”、“一件不留”,醒目的促銷語偶爾吸引幾名市民入店,但問價多,拍板少。持續低迷的大環境,讓做門窗生意的龔老板跟賣場管理方談好條件,決定做完今年撤場關店。“在賣場里承租商鋪真正賺錢的不多,十家有一兩家能賺錢就不錯了。除了工廠直營店外,大部分都在虧錢。”
龔老板說,大家都是為了圖個聚合效應,圖個人氣,但現在情況不太好。“現在到年底,能賣多少賣多少,之后就關店,看來年情況再說。”
擴張之路 是否突圍佳徑?
一邊撤場關店,一邊新店開張,不能不說是當前品牌家居賣場所呈現出的一種奇怪現象。但是擴張道路是否真能助力賣場走出市場“寒冰期”,卻讓人不得不懷疑。
“房地產與家居行業,就像牙齒和嘴唇一樣,關系密不可分。”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曾在接受采訪時說,一般在房地產行業低迷一年或者半年后,將影響到家居行業。
“雙節黃金周促銷旺季的結束,意味著一年中最好的銷售時段也過去了。知道今年市場環境不好,我們已經做好準備,連一些傳統淡季也沒放松,但10月的銷售情況還是不給力,期盼的沖刺也沒有如期而至。”在羅湖田貝四路金星建材市場開陶瓷店的任老板說,今年日子注定不好過了。
隨著“銀十”的結束,今年最后的銷售旺季也將收尾。記者再次回訪當時8家地處田貝及寶安北路段的家居家裝賣場,受訪對象告訴記者,即便是在樓市處于下行階段的去年,同期的市場行情也未曾如此低迷。
值得思考的是,盡管所有商家在這一年都采取了大幅的促銷策略,但市場依然不見很大起色。家居家裝市場如此不給力,癥結究竟在哪兒?未來,家居家裝行業將如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