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有色集團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對喀拉通克銅鎳礦冶煉系統進行技術改造升級,經過多項技術創新和改進,實現了銅、鎳、鈷、硫,貴金屬金 、銀、鉑、鈀的全部回收再利用;形成高冰鎳鎳金屬超萬噸的生產能力,實現二氧化硫減排10萬噸/年、節能2.5萬噸標煤/年的目標;實現了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10月23日,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袁澤向記者談到近年來取得的成績時十分自豪。
“這只是新疆有色集團開展綠色礦山建設,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積極推進我區有色金屬冶煉實現可持續長期發展的一個縮影。”袁澤向記者舉例,阿希金礦的微細粒高硫高砷難選金精礦提金工藝的研究與應用,解決了國內目前生物氧化菌種在高海拔低溫條件下的適應性馴化等工藝技術。提高了礦產資源利用率,消除了有害物質對環境的污染。
近年來,自治區始終把發展有色金屬工業,作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篇重要文章,加快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在新疆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自治區提出各地各部門在此過程中,要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推進資源開發可持續,促進礦業開發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要始終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區,堅持“兩個可持續”,把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談到近年來新疆有色集團建設生態型礦山所取得成績,袁澤一口氣又舉了很多例子。
“目前,和鑫礦業公司的選礦回收率較今年年初升高了近10個百分點,尾礦回水利用率達到了75%,開創了哈密地區同類企業節水利用的先河。礦區還綠化了近兩萬平方米的綠地,修建了人工湖。在春夏季節步行走進這一帶,成片的綠地上百花爭艷,人工湖中碧波蕩漾,草魚成群結隊游弋的美景會讓人流連忘返,讓人以為是在公園游玩。當前,和鑫礦業公司的建礦模式已經成為新疆有色集團新型礦山建設的引領者和對外交流的新‘名片’。”
“還有新鑫礦業阜康冶煉廠的濕法冶煉生產工藝、技術經濟指標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稀有金屬鋰、鈹、鉭、鈮礦石的露天開采工藝水平和生產技術管理水平,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可可托海稀有礦解決了低品位鋰鈹礦分離難題,填補了低品位鋰鈹分選的技術空白。同時,使作為”二次資源“的尾礦及低品位鈹礦石變廢為寶,延長了產業鏈。”
據悉,作為新疆有色金屬行業的龍頭企業和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新疆有色集團是自治區資產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發展最快的國有企業之一。2008年、2009年、2010年新疆有色集團銷售收入分別進入中國有色企業50強之列。目前,企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其中,電銅5339噸,同比增長30.82%;電鎳8128噸,同比增長36.93%;黃金3050千克,同比增長5.32%;鋰鹽生產量5832噸,同比增長7.22%;實現工業增加值15億元,同比增長50%。積極有效地推進了我區有色金屬冶煉實現可持續長期發展。
“十二五”期間,新疆有色集團公司將通過資源整合、科技創新等措施,做大做強新疆有色金屬工業,形成年產銅40萬噸、鋅20萬噸、鎳5萬噸、黃金30噸、電解鋁及鋁材100萬噸、鎂及鎂材10萬噸、鋰鹽2萬噸、金屬鋰500噸、磷銨60萬噸、云母制品1萬噸、各種合金材料5萬噸的產業規模,完成新鑫礦業回歸A股和黃金板塊、稀有及非金屬板塊的上市工作,增強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