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新農村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與此同時,城市改造也在加緊進行,而幾年前買房的業主如今也進入了二次裝修的高潮,這些情況使門窗行業保持著很好的市場增長勢頭。良好的前景吸引了不同行業的廠商進軍這一行業,門窗生產廠家已經達到了井噴狀態。
目前,全國專業的門窗生產廠家已過萬。這些廠家大多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以浙江來看,門窗企業有1700余家。浙江永康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中,已經成為了成熟的門產業基地。僅永康、縉云和武義三地,就有門窗廠家1000余家。眾多知名品牌,如步陽、群升、新多、王力等、都坐落這里。其中,專業的防盜門生產企業就有450家。
隨著廠家急劇增多,競爭達到白熱化地步。2011年5月份以來,產品價格戰更加激烈,讓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倍感壓力。流動資金緊張,卻又很難從銀行貸到款,一些中小企業的情況可謂雪上加霜。
資金緊張,企業利潤<利息
防盜門生產有國家標準,企業生產防盜門一般是進行標準化的生產。這樣一來,防盜門產品的庫存量非常大,這對企業的資金也有很高的要求。5000萬元資金可以說是專業防盜門生產廠家最低門檻。不管是大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需要正常的融資,比如銀行貸款等。但是中小企業往往很難獲得信貸資金的支持,這就給民間金融借貸提供了市場。與此同時,確實有一部分民間資金找不到合適的實業投資項目,因而樂此不疲地投入了高收益(也是高風險)的民間金融借貸。
但是,今年以來,浙江一帶的民間信貸幾乎釀成危機,資金鏈岌岌可危。
信貸危機的壓力使中小型生產廠家雪上加霜。自今年4月份以來,溫州中小企業主“跑路”事件不時見諸報端。他們借了高利貸,但營業利潤卻抵不上所需償還的高額利息;或者自己擔保的巨額資金難以連本帶息地收回。“跑路”的企業主和停工企業的數據沒有辦法完全統計,有名有姓的都是比較大的企業,很多些小企業根本無法統計。根據媒體報道,“目前企業實際的貸款利息已經達到了15%-20%,而一個正常企業的回報率在10%左右,這就等于所有的利潤都不夠給銀行的,溫州企業主為什么不想做實業了?就是因為做實業總是虧損。”
細算一筆賬就會發現,一個企業若貸款20多億,按照現在實際的利息算,每年就有3億左右的利息要交給銀行。企業的資金越來越緊張,門窗行業也同樣受到影響。走訪企業過程中發現,許多廠家負責人,面對這樣的情況都信心不足。當前,中小型門窗廠家,從銀行貸款仍然較為困難,即使貸到款,門窗行業整體利潤已經非常低了,用現有的利潤支付利息已經不太現實了。
弱勢企業將難以生存
二十多年來,防盜門行業發展已經步入了成熟階段。很多廠家注重質量,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為防盜門行業中的佼佼者。
但防盜門行業中跟風現象嚴重,由于很多企業只想快速的獲取利潤,只重速度、不重效率的發展模式,給經銷商和消費者雙方帶來了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