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木門、致雅木門、冠牛木門、安洋木門、凱來家、川雅馨閣……眾多門企伴隨著市場的競爭力誘惑力,接踵而至,如同洗牌一般,許多企業從上而下,從中而上,從下而中……占據著不同的市場位置,近日被人熟知,明日不知未來在何方,歷史源遠流長,能經得起席卷而沉淀下來的,必擁有著非比尋常的生命力,品牌的塑造則是歷史長河中抵御泥沙風暴的堅實盾牌。目前木門行業的競爭正經歷著一個由初級階段向品牌意識覺醒的過渡期。
行業競爭處于初級階段
“坦率地講,現在木門行業的競爭還不充分,還處于初級競爭階段。”陜西省林產品質檢站站長靳林指出,門業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行業,但是市場上牌子太多了,同樣一個實木復合門,價格差異特別大,讓人感覺整個行業比較混亂。木門行業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牌子,還在于行業進入門檻較低。
“有很多小廠,其實就是作坊式生產,他們沒有品牌意識,還處在無序競爭階段。”盼盼木門陜西公司負責人劉景軍說,真正要實現長遠發展,質量和工藝是發展的根本。“我們廠家專門購買森林資源,選的都是纖維致密度比較好的松木,這首先解決了源頭問題;其次就是工藝,我們從國外進口的烘干窯可以直接控制木材的吸水率,因為各地的環境、濕度等不一樣,吸水率肯定不一樣,這項工藝是小作坊根本不具備的,這也拉開了木門的檔次。但是現在木門類型多,而且品牌太多,我們希望有更細致的行業規范出臺,使真正要發展品牌的企業能從中‘跳’出來。”
企業品牌意識正在覺醒
了解到,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木門行業已經出現了一批初具品牌意識的企業,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不少企業發出了提高行業門檻、制定行業規范的呼聲。
隨著木門行業的發展,木門家族不斷壯大,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一套籠統簡單的標準已經制約不了行業內不正常的經營行為,所以制定新的行業標準及與之配套的修理、質保、退換貨標準,已經成為眾多木門企業的心聲。“過去大家都是坐在店里等客人,但是現在企業多了,坐著等就不行了,還得走出去宣傳自己。”致雅木門陜西公司負責人汪長春坦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致雅從一個小作坊式的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已經意識到要實現長久發展,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否則是不會實現長遠發展的。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作為代理商過去是幫助廠家開發市場,現在變成廠家向代理商施加‘壓力’,要求進行品牌形象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