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整體宏觀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制造擅長的中國門窗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門窗企業生意越來越難做。現在,整個家居市場呈現飽和狀態,一些中小企業紛紛倒閉,大家都在尋求更好的銷售方式。
在近期的一段時間內,門窗企業生存的很艱難,2011 年對于他們來說,是艱難的一年。
先是政府對整個房地產市場政策做出了多項改革。今年7 月12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要求對"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購措施"。這些都表明,第四波樓市調控政策即將啟動。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東北地區的房地產業深受沖擊,而與房地產業唇齒相依的門窗企業因此也舉步維艱。前幾年房地產的瘋狂擴張,使得門窗企業激增,而近兩年的房屋成交量下降,又引發了市場需求減少。一松一緊的發展形勢,必然導致門窗行業"門店過剩",賣場"飽和"。門窗行業將會經歷一場大的洗牌,在洗牌的過程中,經濟實力較差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筆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長春歐亞賣場中的一個門店,幾個月內竟然更換了幾家經銷商。
然后是"達芬奇"事件的出現,讓整個家居行業的信譽在消費者心中降到了冰點。
最后就是全面性的價格上漲。即使是對通貨膨脹不太敏感的長春人,也發現了近期物價上漲的速度遠遠超過去年。對于門窗廠商來說,木材、油漆、五金配件等原材料成本上漲迅速,人工費更是漲勢驚人。凡是手藝嫻熟點兒的技工,工資一般都在4000 元左右,而一些特殊工種的工人工資甚至更高。其結果是銷售額上不去,而成本卻至少上升了10%。據筆者了解,很多品牌廠商已經開始漲價。在這種情況下,本身就銷量欠佳的門窗廠商如何才能保證銷量?這是擺在所有門窗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