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馬輝主任之邀,上周利用周末空檔,與基金會專家委員會的委員們一同飛到廣西桂平市進行考察。我此行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基金會對桂平市的太平天國文化遺產進行評估,并就桂平市的城市營銷提供建設性意見,以更好的推動桂平市的發展。經過兩天密集而緊張的考察,離行前我為桂平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桂平市城市營銷可持續發展報告〞,現節錄部份演講內容如下:
營銷城市就像營銷企業
城市定位的目的就是要尋求差異化,以區別于其它城市。近幾年來,我國有些城市的定位還是比較成功的,如日照的陽光之都,西寧的中國夏都,大連的浪漫之都,深圳的動感之都、杭州的休閑之都等等。但僅僅有一個好的城市定位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將其真正落實到城市營銷活動中去。營銷城市就像營銷企業一樣,也需要有傳播,也需要外部的充分了解,以便外界熟悉它的優勢和發展前景,從而形成這個城市巨大的信息流、資金流、物質流和人才流。
桂平市是一座集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等多重優勢于一體的城市,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旅游資源是其最大的特點。因此,在城市定位上,建議將“淳樸民風,生態旅游”作為城市的名片,并由此衍生出系列城市營銷活動。
1.打造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品牌
廣西桂平的西山是中國佛教圣地之一,是廣西佛教協會所在地,也是廣西境內佛教最早的傳播地之一。佛教傳入西山,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唐代末年,桂平西山已有寺廟和僧人。在龍華寺和洗石庵,歷代均有高僧駐錫。民國年間駐錫龍華寺的巨贊法師,解放后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現任香港佛教協會會長覺光法師,也曾駐錫龍華寺;原洗石庵住持釋寬能法師,曾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一九八九年釋寬能法師圓寂后,人們從她的骨灰中驚奇地發現三顆晶瑩透亮的舍利子。這三顆舍利子是世界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比丘尼的舍利子。
桂平市的佛學文化已逐漸成為一個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的品牌。延續之前舉辦佛學超升活動的經驗及聲望,依托西山龍華寺作為中國南方四大禪林之一,在相對寬松的中國宗教政策的前提下,考慮把桂平西山公園打造成一個規模較大的佛教文化主題公園,新增浴佛朝圣與潑水祈福、素餐美食論壇、千古佛茶茶藝表演等主題活動,增強佛教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通過與大湄公河流域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等典型的佛教國家開展佛教文化旅游合作,加強佛教文化的交流,有益推動雙邊旅游業的發展。甚至可以每年定期開展東南亞地區佛教文化交流活動,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可以指定飲用水、香燭等物品,先讓西山佛學圣地這個桂平市最著名的旅游景點火起來,并逐漸成為桂平市的名片!
2.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博覽會
桂平是廣西的糧食、蔗糖、亞熱帶水果、淡水養殖業的重要生產基地。著名的特產有西山茶、麻垌荔枝、金田淮山、羅秀米粉、社坡腐竹、紫荊竹筍等。桂平市政府可以將當地一些傳統節日如荔枝節、吃新節(也稱嘗新節)、魚花節。為文化載體,舉辦區域乃至全國范圍內的農產品交易會,借此機會提高桂平市農副產品的知名度。
在交易會期間還可舉辦中國旅游特色食品發展及消費論壇,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探討中國旅游特色食品的發展走勢,形成論壇品牌。還可舉行桂平市農產品招商會及推介會,以增強其權威性。同時,還可結合桂平市旅游特色食品形象代言人評選活動,給交易會帶來新的看點和賣點。在打造桂平市農產品交易會品牌的同時,也必將推動農產品銷量的大幅度上升。
3.舉辦少數民族民俗類活動
廣西是壯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而桂平當地也有不少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聚居。他們的傳統服裝及特色歌舞勢必會引起國內外旅游愛好者的興趣。桂平市可以結合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及民俗特點,結合旅游景點配套設施,舉辦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系列活動,如壯族歌圩活動、瑤族的盤王節等等,將桂平市的民族資源得到進一步發揮,散發出全方位的魅力。
4.弘揚愛國主義傳統,倡導歷史人文旅游
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革命于公元1851年1月11日在廣西省桂平市金田村爆發。作為太平天國革命的策源地,桂平市吸引著不少游人前來參觀游覽和進行學術研究,如著名史學家羅爾綱、胡繩等都曾到此進行過學術考察。
位于桂平城區以北27公里的金田鎮金田村西側的犀牛嶺,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桂平市可以依托其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與周邊地區大、中、小各級院校聯系,開展系列愛國主義教育系列夏令營活動,提高桂平市旅游資源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提升城市品牌的影響力。
四大新城市名片
我最后做了總結:西山佛法、特色農品、民俗活動和人文旅游這四大新城市名片應成為廣西桂平市下一階段經濟開放、市政建設、招商引資、環境改造、旅游發展和城市營銷的重點宣傳品牌。將其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全面推進富裕文明和諧新桂平的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