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管理需要創造好條件,需要一定的環境要素,現在結合我們所熟悉的孔子的三句話來介紹管理的三個基本要素。我想借助于論語里面孔子的三句話來進行描述。
孔子的這三句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意思就是學習、朋友和寬大的胸懷是人生三件很快樂的事情,能做到這三點,就是個很有修養的君子了。那么我們把這話推廣到管理中來,我們會問:為什么孔子認為學習是很快樂事,我們在這兒學習總是覺得很枯燥???為什么朋友來了,就要高興得不亦樂乎?為什么人不了解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誤解我,我還不埋怨他?
1.學而時習之——組織的學習
我們就要注意孔子那時的年代,還沒有學校,只有官學,沒有私學,孔子那時也沒有太多書籍,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認為學問不像現在人所理解的那樣,是單純的讀書,學知識??鬃诱J為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中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做學問時,要隨時思考,體驗,反省,從生活中得到啟迪。如果你這樣做,使得自身的思想修養有所提高,這難道不是件很高興的事嗎?如果把孔子看作一個管理大師,從這句話上,他就是開宗明義交代了管理方法是從哪里來,管理是什么,我們該怎么樣去做的問題。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管理它植根于現實,植根于企業管理實踐,企業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要善于觀察學習,要善于觀察學習,要善于思考、體驗和反省,做到“學習時習之”,在復雜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穩定的發展?!皩W而時習之”不僅要求管理者要這樣做,而且還要求企業每一個員工都這樣做,要求員工努力學習,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對公司的問題提出看法建議,從而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形象和無形資產的提高產生深遠的影響,這難道不是一件讓董事長們高興喜悅的事情嗎?現在的組織管理問題一直是管理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為了建立一種更適應社會經濟文化形勢的企業組織,就必須提倡企業不斷探索,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以塑造競爭優勢。這與今天滸的學習型組織理念是非常接近的。遺憾的是在中國古代早已提出“學而時習之”進行社會文化建設的幾千年后,中國企業還要向國外去尋求構建“學習型組織”的真理,這不能不讓我們在遺憾之余,產生加大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力度的迫切性。
一代大師孔子一生追求著學問也弘揚著學問。他認為學問是要普及大眾的。這對于我們在管理教育的工作上的意義也是深遠的。管理作為一門學科而興起是近年來的事,在教學方法上有許多方法。人們普遍認為管理是可以傳授的。而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教育的只是所謂的科學部分,管理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體??茖W是可以教授的,藝術也是可以傳授的。因為學問不只是知識,它是從實際工作中來的,是從生活中來的,孔子的一生講究的是做人做事,而做人做事恰恰是一種高深的藝術??鬃右簧墓廨x所在正是他以自身的身體力行為后世樹立了一個不可超越的藝術形象。管理的教育應該注重兩方面的結合。
2.有朋自遠方來——企業家的寂寞
孔子講了學習在企業中的重要性之后,接著又講管理人員,尤其是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企業家和高層人同要準備的一件事——忍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