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80年代的工作表現,讓企業主管們頗為頭痛。如何“教育”這些職場菜鳥盡早融入工作呢?
有位香港來的部門總監女士曾悄悄把我拉到一旁咨詢。在她就職的短短數月內,先后有兩位年輕的下屬跑到她辦公室要求升職、加薪。“我看了他們的履歷表,兩位出生于80年代的新人中,其中一位大學本科畢業才一年多點,而另一位來本公司的時間還不到一年。”她那雙充滿疑問的眼睛里寫得很分明:這么短的資歷,究竟哪來的勇氣讓他們敢來跟我談條件呢?
其實,不僅僅是這位香港來的女士感覺到80年代的新人令人頭痛,很多職業經理人對于手下80年代出生的“菜鳥”也頗多怨言:
“一不滿意就會跳槽,沒有敬業精神,明明自己做錯了,還說個性使然,動不動就挑戰公司的規則!”
“他們說不得也罵不得,沒有收到offer時,嘴巴上謙虛地說要虛心地學習,可一旦面對工作,不是沒安全感、成就感,就是個性與上司不合,而且總是埋怨工作實在太繁重、長期加班超時工作導致沒有個人時間。”
“他們初入職場過于自信,可得不到別人的肯定就又頹喪不已,工作立刻沒了熱情,覺得很自卑。精神敏感又脆弱,遇到一點打擊就連自殺的念頭也冒出來了……”
很顯然,年輕的80年代的工作表現,讓企業主管們頗為頭痛,可是你要是去問問這些80年代的職場新人,他們還覺得自己很是委屈:“小時候教育要做有個性的孩子,敢于說出心里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工作后卻要小心翼翼揣摩領導意圖,低三下四地問同事公司里的潛規則。那些‘老鳥們’對我們愛搭不理,又沒有人教我們該怎么做,誰會知道怎樣才是受人歡迎的工作態度呢?”
這話聽來也有些道理,既然如此,就讓我們通過幾件小事,來聊聊如何“教育”個性十足的80年代職場菜鳥盡早融入工作吧!
要幫助,不要放棄
情景一:
和其他“問題多多”的新人不同,孫雷只有一個問題:畢業于名校、順利進入名企的他好像顯得過于自信,結果遭到了很多人的白眼。他的同事們個個都是IT行業的精英,對他這樣的“計算機才子”有些不屑一顧,所以就經常拿他開涮,他的上司對此也不管不問——新人嘛,就應該打消他的“張狂”氣焰。
可是這些對孫雷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由于經常受到同事們的“羞辱”,他的脾氣變得暴躁起來。或許是為了證明他并不遜色于自己的同伴吧,當別人對他的工作提出意見或建議的時候,他經常會沖著別人大吼大叫。
快刀斬亂麻方案:3個月試用期后,上司請孫雷另覓高枝。
理由:太自負,太情緒化、不服從管理、不能很快融入團隊、無法勝任工作。
變通方案:從同事們“開涮”孫雷時,就提醒包括孫雷在內的每個下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都應該得到尊重,必要的時候,還要幫助他意識到自己的強勢。當然了,這意味著管理者要在他身上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同時,還要向孫雷和其他員工傳遞這樣一條信息:你可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們會給你修正的機會,我們會幫助你,而不是放棄你。
理由:領導者和經理人的每一個舉動都可能對員工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如果他們發現你放棄了某個人,他們就會意識到“一旦犯了錯誤,就再也沒有挽回的余地了”,所以他們就會有很強的危機感。反過來看,如果他們發現上司們能夠原諒并幫助那些犯錯誤的人,他們就會比較安心,雖然這個過程會消耗你很多時間,可是員工會對自己的團隊有更積極的態度,管理者就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教他(她)高高興興地做
情景二:
已經過了下班時間好一會兒了,李梅好不容易才忙完手上的工作,正匆匆收拾好東西快步離開,要趕去赴另一半的電影院約會。一腳已經踏出辦公室大門,卻在此時聽見上司高聲喊自己,要她留下來加班,幫忙處理一份緊急文件。李梅面有難色,跟主管致歉,說自己已經另有要事,不能留下;而且,她在工作時間是非常負責、敬業的,不希望工作或者加班影響自己的個人生活。上司很生氣,說:你必須把這份文件處理完才可以走。看著上司的臉色,李梅考慮一下后,語帶無奈的說:好吧!并吊著一張臉留下。事情過去幾天,李梅也覺得上司總對自己愛搭不理,想再次跳槽。
快刀斬亂麻方案:上司對HR的同僚抱怨:這些80年代的工作能力一般,個性還挺強,給我換一個愿意高高興興加班的助理!
理由:我是她的老板,難道還要看著她的臉色、按照她的時間表作息?
變通方案:事情過后,請李梅做一道選擇題:老板要你加班時,你會:
(1)面有難色,跟主管致歉,說自己已經另有要事,不能留下。
(2)考慮一下后,語氣無奈地說:好吧!并吊著一張臉留下。
(3)微笑地回答:“沒問題,我很樂意能幫上忙。”并開心地開始工作。
理由:只要她還愿意在公司里面工作,她就會選擇(3),80年代都很有個性,但是也很聰明,他們清楚在這個公事私事有所沖突的當下,如何選擇。事實上,除了身陷囹圄,否則沒有誰能真正強迫我們去做任何事。員工的每一個行為,都是經過思考之后的自主選擇。員工若是真的那么重視私人生活,大可不理會主管的要求,即使要賠上工作也在所不惜(許多人就曾為此辭職過),不是嗎?因此,員工之所以沒去看電影,而繼續加班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在心中思忖過后,認為做個工作敬業的人所帶來的成就感,遠比看一場電影得到的愉悅感更令人渴望;而此時跟上司維持良好的關系,也比跟朋友看電影重要。
量才適用
情景三:
在公司年會中,總裁身邊的行政總監剛剛離開座位去招呼客人,二十歲初頭的曾鵬一屁股搶坐在總裁的旁邊,然后,對總裁展開了十多分鐘的自我行銷,包括滔滔不絕地說,他發現公司的哪些制度不合理、需要改進,他將要如何在三十歲前努力到什么職位等等雄心壯志。總裁修養極佳,所以,只有在曾鵬被行政總監發現并叫去幫忙時候,總裁才對周圍的賓朋露出一個無奈的笑臉。
快刀斬亂麻方案:行政總監覺得曾鵬的舉動令自己這個做上司的被同僚們取笑,也讓總裁感到尷尬,因此決定提前結束曾鵬的試用期。
理由:功利心太強,令周圍的人討厭。
變通方案:總裁聽說了這件事,把行政總監叫去說:曾鵬的個人進取心這么強,看來不是很適合做行政工作,我們考慮把他個人和職業目標跟我們公司的需要完成的工作結合起來,金融事業部需要銷售,問他愿不愿意試試?
理由:有的時候,當經理人遇到一些非常規的工作時,馬上就會在大腦中的數據庫里進行搜索,努力找到那些對這些工作可能會感興趣的人。這時,對下屬的了解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它可以使人們更好地完成工作,甚至包括那些在常人眼里繁瑣沉重、或者無法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