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抵抗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參與高度激烈的國際競爭,努力尋求轉型發展的商機,都展現出中國企業耐性與圖騰,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不斷意識到許多不足,讓中國企業界刮起一股新思潮。
戰略化:構筑長期效益力
毛澤東說過,沒有戰略化,就沒有中國革命勝利。可見指導性思想規劃形成的系統戰略,對構筑長期效益力產生影響的深遠。
中國企業一般行事缺少戰略眼光,想到什么就干什么,哪里出現問題就往哪里跑,整天喊忙叫累,業務也不見起色,甚至有下滑的跡象。
不足為奇,典型中國企業行事風格的真實寫照,向我們泄露出中國企業遺棄的思想——戰略化。中國企業是從產品短缺時代找出來的,短缺時代懷孕了中國企業行事特征,概括為一個字“急”。中國企業為了生存,必須“急”出產品,否則短缺的空隙就會被人家搶先搶占。
隨著大量同質化產品迸發,短缺時代結束,中國企業原來“急”的行事思維也烙印在腦海中,形成一貫行事風格。顯然與當今市場競爭格格不入,顯露出中國企業行事只注重短期效益,那種“欲速則不達”的感覺也油然而生,讓中國企業“急”都急不來了。
中國企業急不來的時候,就應坐下來,平靜下自己的心情,自然會發現世界變化真夠快,原來的“急”已經嚴重束縛企業發展的手腳,這時候,中國企業就意識改變思想,產生了一種新思潮,以戰略化來構筑長期效益力,否則,不要說在危機中生存,就是風平浪靜的日子也難熬。
國際化:實現業務擴展力
經濟全球一體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中國企業參與國際性競爭將越來越多,實現國際化,實現業務擴展力成為中國企業迫在眉睫的課題。
以前,大部分中國企業業務限于國內,經營視野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今,從未找出過國門的企業,必然與跨國公司同臺競技。因為,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洗禮,中國企業現在正處于邁向國際化的關鍵時期,需要以堅定的信念跨越國界的鴻溝。
與跨國公司雄厚的資金與先進的管理相比,中國企業顯然有先天不足與后天的匱乏,即便是聯想、海爾、美的等一大批規模較大、有一定競爭力的中國企業,真正與跨國公司相比,整體實力還是相當弱小的。
那么,中國企業如何改變這一被動的局面呢?摒棄陳舊小圈子觀念,而代以國際化的嶄新理念,展開國際化的新思潮,在視野上要看得遠點,才能實現業務擴展力。
品牌化:增強核心競爭力
受到經濟危機波動,中國“世界工廠”制造之夢開始搖搖欲墜。核心競爭力缺失的中國企業,開始思考品牌的價值。因此,從沒有任何時候,品牌受到中國企業如此關注。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太多的選擇,不斷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有效地運作品牌,將會爭取消費者的青睞,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可是,就是信息爆炸過度傳播,導致消費者越來越記不住什么,越記不住越就懶記,消費者學會逃避品牌的信息,因此,讓中國企業感覺到建設品牌的復雜。
其實,真正的品牌建設是很簡單的,只要能在消費者心智認知中占據一個合適的位置,足夠品牌快速成長,發展成為強勢品牌。
無論是老品牌還是新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占據消費者心智認知中一個合適的位置。比如,奔馳占據“坐”的位置,寶馬開拓“開”的位置,就有了開寶馬坐奔馳之說。“坐”與“開”都被奔馳與寶馬搶先占據了,那沃爾沃通過消費者心智洞察,發現消費者認知還有一個“安全”的位置,結果沃爾沃成了消費者認知中最安全的汽車。
中國企業運作品牌沒有具備核心競爭力,就是沒有認清做品牌的本質,是建立在消費者心智認知基礎上的。在中國企業通曉品牌本質這個事理時,品牌化的新思潮將為中國企業的品牌運作如虎添翼。
整合化:贏得持續發展力
一說到整合,相信中國企業不會陌生,甚至有的中國企業運作整合成為爐火純青,卻無法達到高效整合,令眾多中國企業對整合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如何高效整合成為中國企業急待解破的困擾命題。
這里從大家熟悉的王老吉說起,中國企業也比較容易領悟。王老吉紅遍大江南北,成功以“防上火的飲料”超越可口可樂罐裝,成為中國涼茶領導品牌,以紅色颶風席卷。可能大多數中國企業認為王老吉火紅,無非是進行“防上火的飲料”定位。不錯,王老吉憑借在消費者心智認知中尋找到“防上火的飲料”這個位置,只能說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王老吉圍繞“防上火的飲料”進行系統整合,在產品上:王老吉強調是涼茶始祖,采取草本植物提取;在價格上,為支持“預防上火”的健康觀點,上市的價格比普通飲料高;在分銷上,因為飲食是上火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辛辣”、“煎炸”飲食,所以王老吉首先加大力度開拓餐飲場所,重點選擇在湘菜館、川菜館、火鍋店、燒烤場等。在廣告上,直接喊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傳播口號;在促銷上,向消費者派送“防上火寶典”,還在炎夏舉行“炎夏消暑王老吉,綠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動,一系列整合都圍繞定位展開,所以王老吉才持續穩定地發展,獲得如此大成功也不足為奇。
這時候,可能中國企業會真正了解到王老吉成功因素,就是整合化,特別是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無論靠一個USP或品牌形象塑造打造品牌時,整合將成為新思潮在中國企業中漫延開來,為企業贏得持續發展力。
整合是隨著定位戰略進行的。中國企業之所以對整合熟悉又陌生,是沒有真正把握整合是圍繞定位戰略配稱,是系統整合開展的,使定位戰略找到落足點,可是中國企業偏偏把整合搞成組合,整合出來的結果可想而知。
中國企業缺少不是人才、技術、資源,而是從一場的商業競技之中尋找企業獨特發展的新思潮。因此,隨著金融危機過去,經濟不斷復蘇,新一輪市場機遇必將來臨,思變的中國企業必將改變觀念,以一股戰略化、國際化、品牌化、整合化的新思潮,開創新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