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星月、、、集團公司上下開始了為期數月的現場管理整治,現已初見端倪,現場面貌大有改觀。
以前我們的生產車間到處是機器轟鳴,人聲鼎沸,但給人一種忙碌、雜亂的感覺,地上到處都是垃圾、油污和灰塵,零件及各種零件箱在地上隨意亂放。各類人員和各種設備在這樣臟、亂、差的環境中低效地作業,即使工廠的設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如不對其有序管理,甚至不知道自己要用的工裝夾具到底擺放在哪里。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到了最后,所謂最先進的設備也加入不良機械的行列,等待維修或報廢。員工在這樣的環境里,當然是情緒難以高漲,激情倍受壓抑。這樣的現場只會產生問題和制造麻煩。可以想象,這種工作環境,是很難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的,其產品的成本不可能是最低的。所以不難看出我們企業的現場管理僅停留在一個初級水平。
在行政辦公室里,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一張差不多有兩平方米的辦公桌上,各種各樣的文件堆積如山,桌子上辦公用品堆放凌亂:零食的有,果殼的有,花花草草的有。
從這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出員工們普遍沒有“現場意識”和“作業標準化”,導致企業浪費嚴重、不良品增加、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場是企業的一面鏡子,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及企業文化直接反映在現場的管理上。現在進行全面整頓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為此集團上下開展了為期數月的全面改革工作。
一、整理。首先每個部門單位對工作場所的物品進行分類處理,區分哪些是有用物品、哪些是與工作無關的“呆物”,將與工作無關的物品清出工作場所,只留下必要的東西。培養防盜門、安全門、木門、裝甲門員工在覺得場地不夠時,不要先考慮增加場所,整理一下現有的場地。這是基礎,也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這一步做得好與否,直接影響現場管理的成效。
二、整頓。經過了整理后,重點對工作場所進行合理規劃,將設備、辦公設施按整齊、美觀、實用的原則擺放,保持通道暢通。逐步達到了各類物品根據其對工作的重要性和使用頻次,按一定規則定置擺放整齊,加以正確、醒目的標識,使之一目了然,方便使用。
三、清理、清掃。組織各單位進行了大掃除,基本上達到了無垃圾、無灰塵,干凈整潔;設備保養得锃亮完好。現在各單位都安排了人員進行值日,不搞突擊打掃,養成每天有人打掃,人人參與保持的狀態。
四、素養。公司專門組織員工,對其儀容、行為和素質進行了培訓教育,培養員工的職業形象,行為規范、服裝整齊、舉止得體、談吐文明、遵守紀律、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克服了自由散漫和不文明行為。
自進行了現場管理以來,全公司上下現場管理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現場“臟、亂、差”等問題基本消失。特別是生產單位在這次推行現場生產管理過程中,將所有設備管理責任分解到人,制定設備復原標準,查找不合格項點,嚴格按工作標準限期整改。地面油污徹底消除,設備已經基本恢復原狀和本色,生產線井然有序,車間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生產環境日益清潔、文明、安全。各行政辦公中心整齊劃一,各司其職,成為展示精神風貌的一扇窗口。
現場管理活動開展起來比較容易,可以搞得轟轟烈烈,在短時間內取得的效果明顯,但要堅持下去,持之以恒,不斷優化。不少防盜門、安全門、木門、裝甲門企業發生過一緊、二松、三垮臺、四重來的現象。因此,開展現場管理活動,貴在堅持,通過檢查,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使現場管理活動堅持不斷地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