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管理中,可以受到一個理論的引導和啟發,這就是“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核心內容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企業,其實就是一個個木桶,對木桶的不同方向解析,都可以用到企業管理的諸多方面,并起到決定性的指導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
結構決定力量,木桶形狀也決定木桶的盛水量。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周長和高相同的情況下,圓形木桶體積最大,它強調組織結構的運作協調性和向心力,圍繞一個圓心,形成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圓。這一點用在企業里,就是指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資源都要有一個核心凝聚力,每一個人、每一個環節、每一項舉措都要以企業的利益為標準為中心。核心凝聚力越強,企業的力量就越大,這個木桶的盛水量就會越多。
這個木桶形狀折射出來的就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員工的企業歸屬感。本木·富美森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不遺余力,真正做到了人性化、真情化。“用心做品牌,用情做文化”這是蒲總一直堅持的原則。
企業整體優勢提升
短板理論的存在,揭示了每個企業自身的劣勢和薄弱環節。正是因為那一塊短板,使企業許多資源閑置甚至浪費,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如常見的互相扯皮、決策低效、實施不力等,都嚴重地影響并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一個企業要想真正做大、做強、做優秀,就要成為一個結實的木桶,努力讓每一塊木板都足夠長,足夠緊密。對于短板的那一塊,就要努力去補齊它,加高它,這樣才能存住更多的水。
對于本木·富美森而言,在行業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但是與行業的實力派如:夢天、TATA、美心、潤成創展、冠牛、千川木門相比,其競爭壓力還是很大的。究其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品牌知名度不夠。蒲總是一個低調做事的人,不喜歡張揚,他覺得做好產品,讓客戶滿意就行。可是,現在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靠口碑宣傳的速度已經遠遠比不上新式媒介的宣傳。你的產品再好,也需要包裝,需要讓受眾知道。所以,本木當前的營銷推廣重點,還是快速將品牌意識傳遞出去,只有品牌有了知名度、美譽度,企業才能迅速發展。
其次,關于人才、團隊的培養和建設,經銷商的培訓和友好合作,渠道的精根細作等等,對本木未來在市場的立足也是至關重要的。以優補劣,使企業這個木桶在整體性能上達到最好,就將為企業守住源源不斷的資源和財富。
企業品牌實力鑄造
木板質量,決定木桶的結實程度,它直接影響著盛水的安全性。如果木板質量不過關,那么即使盛滿了水也會留不住,稍微一點的質量漏洞都會導致漏水。
這一點用在企業里,就是指企業的品牌實力。企業實力包括:產品、技術、人才、資金、管理、營銷、服務等方面具備一定競爭優勢,實力夠強,就會在眾多門企中脫穎而出,取得決勝地位。不然,如果一個企業內部資金不足、管理不善、產品抄襲沒有自身特色、偷工減料、人才短缺、營銷策略不具操作性、服務跟不上,只是一味靠打廣告“漫天撒錢”虛假宣傳,給人一種很華麗的外殼,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成為不堪一擊的空架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很快便會招架不住。即使一時的宣傳所帶來的利益和客戶,也會因為企業自身的質量問題而流失。
本木·富美森深諳品牌實力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它關系著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存能力、競爭優勢。通過踏踏實實做產品質量、品牌塑造、服務提升、渠道建設、管理科學、營銷高效,逐步打造出“尊貴門第之選,中國純木家居文化品牌典范”,在木門市場贏得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實力,你才有發言權。2010年,也是本木公司飛速發展的一年,企業在實力鑄造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新的策略。在產品研發、生產工藝、設備完善方面持續進行新產品的研發、試制、生產,對于不合理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進,同時增添了幾臺機器設備以供生產需要。在企業管理方面,進行專人專管的制度,責任分工到人,加強公司管理力度、嚴格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在經營管理方面,對人事部門進行調整,招聘專門的營銷經理,負責招商工作;增加新的骨干精英,以使團隊更優化,更有生命力和執行力。在品牌營銷方面,拆分母品牌,把子品牌單獨抽離出來進行包裝、推廣宣傳、試點招商。如:為本木樓梯單獨進行品牌包裝,賦予其獨特文化韻味,著力打造以搶占市場空白。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方面,列入下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明確了產品質量控制方案,層層把控,責任到人到細節;增添了售后服務人員,專門對客戶進行回訪記錄,及時解決客戶投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