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泛海建設發布公告,稱將從北京國際信托引入不超過20億元的資金。筆者注意到,在調控背景下,樓市總體成交量下滑,部分房企業績慘淡,資金鏈日趨緊繃。
筆者查閱泛海建設資料發現,2010年年末,公司賬面資金僅夠償還2011年的短期借款與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011年3月24日,由于房企融資收緊,公司被迫放棄額度達48億元的增發融資方案;2011年,由于在建面積翻番、可售項目不足,一季度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3619萬元,同比下降136%。
5月11日,泛海建設董事會發布的《泛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聯交易公告》顯示,北京國際信托將以不超過現金20億元注資泛海建設旗下的子公司北京泛海東風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海東風)。與此同時,泛海建設自身也將出資13億元現金,從而使泛海東風的注冊資本提升至43億元。此次增資完成后,泛海東風的股權結構變更為泛海建設出資20.50億元,持股47.67%;新股東北京國際信托出資20億元,持股46.51%;中國泛海出資2.5億元,持股5.81%。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同時指出,根據北京國際信托與泛海建設的協定,自北京國際信托將資金劃入泛海東風的驗資賬戶之日起1至2年內,由泛海建設與中國泛海按照同一價格受讓北京國際信托所持有泛海東風的股權。受讓完成后,泛海東風股權結構將再度還原為本次增資之前的架構:泛海建設持有75%股權,中國泛海持有25%股權。也就是說,本次泛海建設引入北京國際信托的資金,實際目的在于短期解渴公司資金鏈。
之所以如此安排,緣于公司對未來前景的樂觀預期。日信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泛海建設手握896萬平方米的優質土地儲備,且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已開足馬力開發項目。2010年年報顯示,泛海建設目前在建和擬建項目基本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中心地段。按照開發周期計算,這些在建或擬建項目將在未來1~2年內陸續釋放。
除了泛海建設外,中茵股份、高新發展、嘉凱城、中航地產等公司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同比大降。據Wind數據顯示,除ST公司外,一季度A股上市的113家房企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數量達42家,其中12家下滑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