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武義白洋工業區內,胡小平在烈日下指著正在建設的新廠區對筆者說:"如今天時、地利、人和兼具,我們準備花5年時間將宇信門業建成中國最大的門業生產、加工基地。" 這就是宇信門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小平做大的心聲。
在商海泛舟二十余年的胡小平,閱歷之豐富,見識之深刻,思維之尖銳,讓我們從心靈深處感到震撼,而其近乎憨厚的笑容,爽朗的聲音,神情并茂的陳述,娓娓道來的從容,又讓我們感到一種"掌握命運"的風范。與其說胡小平是一位新崛起的商界名流,還不如說他是一位善解人性、溫和可親的中國傳統男士。
"一扇門里一個世界,而只有找到這扇門的鑰匙,你才能走進這個世界的中央。"從最初跨出家門跟隨叔叔吃百家飯,跨省闖蕩,到回家創業為他人做"嫁衣裳",再到揭竿而起,自創"宇信"品牌,并將宇信發展成為總資產1.2 億元,業務涉及門業、化工、紙品、電子等領域的綜合性企業,在經歷了超常人的磨難后,胡小平終于找到了能開啟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門外的世界很精彩
每個孩子對外面的世界都抱著一份憧憬。在金華一個叫潛村的小村里,13歲的胡小平已經不止一次地從里眺望遠處的風景,他渴望著哪一天能走出這小山村,闖蕩世界,成就一番大業。但因母親早逝,父親為了生計赴西藏闖蕩,作為長兄的他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天蒙蒙亮,他便起床燒飯、喂豬、侍弄弟妹起床,再趕幾公里田埂路去學校,此時課早就開始了--
初中輟學后,15歲的胡小平開始幫父親養家糊口,晃晃悠悠地挑起250斤的擔子掙工分。那段日子里,他發現地域不同導致的物價差異很大,比如麗水一塊20元的中山表在永康居然能賣到30元,他猛然意識到不能單靠工分來擺脫貧困了。這個不經意的發現,使他對商品流通和手工技藝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歷史上,浙江永康由于地少人多,形成了外出經商的傳統,尤其是修補小五金類產品。每次父輩們闖蕩回來,描述起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奇聞異事,都讓他向往不已。1984年,在小叔、二叔的攜帶下,胡小平第一次離開了他熟悉的土地,赴西安蘭州闖蕩。
這次闖蕩的目標是修理破損滅火器材、打印機等,而他則是隨隊去學手藝。第一次的出門,讓他記憶猶深。胡小平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在嘈雜的蘭州火車站,他穿著破衣服孤單一人看守著同伴大堆的行囊,等待同伴的歸來。在望眼欲穿時,他還被火車站的警衛誤認為是乞丐攆出了大廳,直到同伴吃飯回來才被證實身份。
拿著父親給的家中僅有的80元錢,胡小平背起行囊穿行在各個縣鎮,邁出了人生第一次闖天下的腳步。風里來,雨里去,吃百家飯,喝千江水。有時候,縣與縣之間幾天才有班車,為趕時辰,他只能風餐露宿地走著去。常年的跋山涉水,瘦弱的他竟練就了一身"銅皮鐵骨"。
漸漸地,路走多了,他也摸到了門路。上至東北三省,下抵中越邊境,哪些地方需要修理打印機,哪些地方少有人去,他心中自有一幅版圖。與此同時,他的修理技術也日益精湛起來,到后來,閉著雙眼也能把一臺上海雙鴿牌打印機拆開又拼裝起來。18歲那年,胡小平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竟成了村里稀罕的萬元戶,還戴上了中山表。
憶起這些往事,隨他一起創業的在旁也不禁感嘆:除了西藏和香港,胡小平憑借著雙腳幾乎走遍了整個中國。而自己也跟隨著他走過全國近70%的縣區,其中不知吃了多少苦頭。
開啟成功之門
1987年,改革的浪潮席卷了祖國大地,浙江當地的工業也逐步開始發展起來。此時,遠在外地闖蕩的胡小平憑著幾年來對市場的敏銳洞察,感覺到創業條件正趨近成熟。于是,他輾轉回家與朋友辦起了工廠 生產食品模具。按他的話講,在吃飽飯后,他開始思考自身發展了。然而,由于年輕和經驗不足,廠子只能勉強維持。更受打擊的是,因為模具質量不過關,客戶要求退貨。3萬多塊的成本和無數個日夜的心血一下就折了進去,工廠被迫關門。看著被退回的模具,他欲哭無淚。
胡小平一直把此事當作平生憾事。那具被退回的雪糕模一直被他珍藏著,舍不得扔掉。他說,每次看到它,都會想起當年的恥辱,激起他更上一層樓的雄心壯志。
1991年,各地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胡小平坐不住了,向銀行貸款5萬元,又從親戚那里東拼西湊了一點錢買了設備,在永康辦起了五金機械廠,他決定借此東山再起。但事與愿違,這一次,他又以失敗告終。此時,如何挑選一個與企業、市場實情相吻合的產品成為胡小平最迫切想要解決的事情。從1992年到1995年之間,他陸續做過雪糕模、拖把、健身器、冷柜等產品,屢敗屢戰,最慘的一次整整虧了一百多萬。
在這段時期,他非常困惑,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前人的陰影,如何才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然而,面對逆境,曾在闖蕩中練就一身"銅皮鐵骨"的胡小平沒有退縮,他堅信知識才是發展的動力。這個善于把握自己命運的強者,毅然決定走進學校修煉。
1996年,在妻子楊麗云的支持下,他跨進了浙江師范學校進修財經、蒸發與機械化。這次的進修對胡小平來說意義重大,不僅僅圓了從小輟學的遺憾,更讓他在偶然中發現了影響他一生的產品 燈泡劑。熟悉五金行業的胡小平知道,當時國內的中,用于內部填充的燈泡劑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傳統的燈泡劑會釋放出氟利昂,對大氣中的臭氧層造成破壞。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環保已經成為造福后代的功德,而新型的燈泡劑既不含氟利昂又質輕,同時也可回收,有利于環保還節約了能源。胡小平為他的發現大喜若狂,馬上引進設備開始研發、生產,客戶踏至而來。
一次次的出門,使胡小平一次次地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道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先生這句平凡而深刻的話告訴我們只要堅韌頑強,勤奮努力,每個人都會走出一條自己的成功之路。這一點,在胡小平的身上展現無遺。
在發現新型燈泡劑之后,他憑著學來的機械化原理,開始沉湎于改良防盜門的制作工序。一日,他在醫院發現分割藥劑瓶的紙盒是由許多蜂窩狀的小格子組成,這樣裝,可以使藥劑瓶受力均勻,不易破損。那么,這是否也能將其用于防盜門的填充呢?智慧的火花被霎間點燃。在研發試驗中,蜂窩紙和新型燈泡劑的組合果然不負眾望,一下就解決了以往燈泡不均勻,鐵門表面凹凸不平的技術難題。同時,還減輕了防盜門的重量,縮短了防盜門制作時間,使得生產成本大幅下降,防盜門產業真正成為能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的產業,直接導致防盜門價格從1800元下降到800元左右,讓防盜門真正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成功的人沒有什么特別的秘訣,有的,只是能經受得起苦難磨練的堅強意志。挺過家庭的困境,繼而在逆境中與命運一次次地相搏,胡小平以其堅韌的意志,超人的膽識,開啟了成功之門。
門的哲學
在胡小平簡陋的辦公室里,辦公桌靠墻的一角放置著一幅廠區規劃圖,另一邊則立著一排書柜。與簡陋的辦公室相比,書柜里的那些書籍更能直白地表露出主人的內心世界。
門在傳統的觀念里一直都扮演著守護者的形象,一扇好的門除了具有漂亮的外觀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實用和防盜的性能。1997年,隨著胡小平事業的發展,他越來越不滿足于當一名"幕后英雄"了。一個偶然的契機,他終于撩開厚重的幕布走上了前臺:自創"宇信"品牌,準備和全國眾多防盜門企業一爭高下。
但是和其它新建企業不同,胡小平創建的宇信門業有限公司一開始采取的謀略并不是"兵臨城下,爭鋒相對",而是"精誠合作,利益共享"。他放言:同行不是冤家,而是朋友。他利用自身技術過硬和地位區域優勢,為國內著名的防盜門品牌"盼盼"、"步陽"等做加工。這無疑又是成功的一步。
他說:一個企業的誠信和品質,就如同一個人的品性。品性不好的人走不了多遠,也干不了大事,一個企業也如是。一扇門里一個世界,我只打開了一扇門,這只是開始。在胡小平眼里,曾經有過許多遺憾,而最令他感到惋惜的是申請蜂窩紙專利不成的事。蜂窩紙的發現,曾讓胡小平名聲大振,國內眾多相關企業紛紛上門要貨,甚至日本一家制造緝私艇的廠家也上門要貨。這一切讓胡小平感到有申請專利的必要性了,然而一申請才知道,其實國外已經有了這項專利,這項技術早被國外用在民用飛機的生產上了。與蜂窩紙專利不同的是,使用新型燈泡劑的防盜門專利由于自我保護意識不高,讓旁人捷足先登了。這事一度讓他十分的惱火,在后來的日子里,胡小平也漸漸地悟了,一項專利的產生就是為了讓人類能更好地生活下去,誰擁有又有什么不同呢?只是自己的研發成果被人不勞而獲,讓胡小平有點不甘心。
與縱橫四海的各路浙商一樣,胡小平精明能干的外表下包裹了遠大胸懷的抱負。"同行不是冤家"的理念,海納百川的氣魄,讓他在企業擴張的道路上如魚得水,進退自如。如今,宇信門業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占地15萬平方米,員工近千人的大型企業,先后開發生產出了幾十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的"宇信"牌防盜門、車庫門,年產量達到20萬扇以上,企業進入了良性循環。
帶著我們參觀防盜門生產流程的時候,胡小平不禁感慨:"從貧窮到富有,我走過的每一個階段,仿佛都有一扇門在等待著我去開啟,每一次的開啟我都會用膽識和激情去摸索,去尋找鑰匙。"
門內的思索
胡小平的家在永康市潛村,自從把企業搬到與永康市毗鄰的武義縣之后,武義白洋工業區成為了他的第二個故鄉。采訪途中,他執意拉著我們去看新廠區內的一塊竹林:"怎么樣,這是塊寶地吧?我就在這里造一幢別墅,下次來你們就可以住在這里。"言辭中,掩遮不住對第二故鄉的熱愛。
他曾笑言:"如今妻子管今天,我則管明天的事情。"由于胡小平對武義地方經濟所做的貢獻,他光榮地被當選為武義縣政協委員。2002年,胡小平又被聘為政協武義白洋工業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他在管宇信明天的發展的同時,又肩負起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責任,管上了武義白洋工業區的明天,甚至還參與規劃武義縣明天的發展。
在談到胡小平參政議政的時候,妻子楊麗云在旁笑逐顏開,原來他的提案受到縣委書記的表揚了。在2004年3月份的提案里,胡小平有感于武義縣雖和永康相隔,然而經濟整體水平卻整整落后了近十年這一狀況,遞交了一份名為《政府引導農村來料加工應同發展企業產業鏈相結合》的提案,為武義縣推動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獻了良策。特別是其中"用優惠的政策引導有能力的個人加為到大企業生產配套相關產品的產業鏈中,成為促進武義經濟發展的又一新生力量"一段,因其思路新,見解高,在縣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上得到了大家的贊賞,并得到縣委金中梁書記的點名表揚。這一提案被提案委員會確定為重點提案,并被列為整個辦理首位,重點布置、重點落實、重點督辦。
自從參與武義政協工作以來,胡小平更忙了,《構建制鞋行業平臺促進武義經濟發展》、《白洋工業區急需開通到武義縣城的公交車》、《抓緊落實白洋工業區的工業及生活用水》、《盡快開通武義至永康班車》等一系列提案在調查取證后被送往相關的責任部門。他迫切地希望鄉親們從貧窮的門里走出去,找到屬于自己的財富之門、成功之門,而他則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幫助鄉親們掃清大道上的阻礙。
從一個透過木門眺望遠處風景的小孩到一個為眾人指引成功方向的千萬富翁,胡小平一路走來鏗鏘有力。廠區里,卡車又滿載著"宇信"門即將送往千家萬戶,外包裝上"開啟成功之門"的口號在陽光下異常奪目。
关注微信平台
免费获取采购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