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這個“十二五”開局之年,對于很多人來說,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同樣對于我國的業來說,新的五年將機遇無限同時挑戰重重。
事實上,木門業在中國的發展時間并不長,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異常火爆,木門市場的火速興起,本土企業開始大做品牌,諸多優秀品牌悄然興起,迅速搶占市場,地方木門也不甘示弱,利用地緣優勢,守住一方寸土。不管怎樣,各有各的生存之道,我們無須評價,但木門市場的未來走向和發展趨勢將值得我們思考。
低碳環保木門雷聲大雨點小
低碳環保,不管對于哪個行業,它不僅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社會的發展趨勢,作為與綠色、環保息息相關的木門行業,要積極擔負生產過程中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重視“低碳生產”這一環節,從而進一步在低碳經濟、低碳工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好的作用。低碳環保光說不做的企業比比皆是,一方面可能由于經營狀況不好,害怕投資,抑或是左顧右盼,行業的真正低碳之風還未形成。不管怎樣,木門行業的低碳之風要想真正形成,還尚需時日。
木門業面臨市場大與品牌小的矛盾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質門制造中心,同時也是最大的木質門消費市場。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木門行業總值達到700億元,而生產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卻寥寥無幾。從數據來看,木門行業發展迅速,巨大的市場蛋糕被眾多大小商家分食。業內人士透露,雖然現在市場上賣門的不少,但門業市場尚不成熟,一方面表現在木門消費的品牌意識不強,另一方面表現在木門市場的不規范。
問題1:產品魚龍混雜。據了解,從2006年8月1日起,國家便正式實施了《木質門》行業標準。標準要求,木質門生產企業應在顯著位置標注產品規格、生產日期、編號,所用材質是工藝還是100%原木實木門,以及所用膠合材、甲醛含量等。對于木門中的組合材料如密度纖維板、膠合板、膠粘劑等有毒有害物質,規定指出,必須遵守國家《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限量標準》在消費市場,筆者發現,很多門業市場的產品標簽都標示不清,大多僅僅標明了價格和材質,而《標準》中要求顯著位置明確標示的甲醛含量、生產日期、是否為100%實木門等一概沒有說明。如同樣被稱為“實木”的產品,價格有1000多元、3000多元、5000多元不等。筆者就同被稱作“”的一款3000多元與一款5000多元的樣品門詢問賣場人員它們的區別時,賣場人員回答:“工藝不同,貴一些的適合歐式風格,雕刻工藝要求復雜,線條簡單的便宜一些,適合一般現代家居風格。”而當索要門的剖面樣品、甲醛釋放量等,賣場人員卻說不清楚,剖面樣品無法提供。
問題2:品牌相對混亂。門業市場容量日益增大,催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木門企業,各自為戰,造成了魚龍混雜的局面。由于市場進入門檻較低,目前大多生產企業多是非流水化、非規模化生產。一些本土市場上小門店銷售的門,根本無從考究其企業資質,價格低至每扇200元,擾亂了正規門業市場。
少量木門經銷商改行投資
近來,隨著政府出臺一系列房產限購政策,加之木門業的激烈競爭,部分木門經銷商開始退出木門市場,進而開始投資具有低風險,又能保持長期經濟效益的黃金市場。筆者在采訪中了解,一位王老板說房產限購短期來講,對木門市場的沖擊是有很大影響的,但他不知道這種情況會延續多久,如果在木門銷售旺盛的九月十月都無法擺脫頹勢,他會選擇關門,去投資黃金白銀市場。
因此,我們不得不留意這種現象,經銷商的無奈退出,必將導致木門行業更加復雜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