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一片片碩大錚亮的透明玻璃,通過生產線自動傳輸過來,經過機器加工,轉眼間變成了深色的鍍膜玻璃,隨即被機械臂舉起,整齊地碼放起來。另一側寬敞明亮的車間內,幾輛大型貨車依次停放,工人正在忙碌地裝車。這是記者8月1日在滕州金晶玻璃有限公司看到的場景。
“像這樣的物流車輛,每天有100輛次在廠內外穿梭。”滕州金晶玻璃有限公司副總、黨總支書記高自強說。
作為滕州金晶玻璃的前身——創辦于20世紀80年代的滕州市平板玻璃廠,其名字曾在滕州乃至棗莊耳熟能詳。2003年,滕州市平板玻璃廠經企業改制,被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開啟了轉型升級、產品迭代的新篇章。
收購當年,滕州金晶玻璃即把原老生產線改造成為年產600噸浮法玻璃的生產線,次年新上600噸生產線,2010年上馬兩條800噸生產線。經過多年的發展,由最初平板玻璃廠單一生產原片,發展到以原片為主,品種包括顏色玻璃、超白玻璃、普通白玻璃等。
隨著2020年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市場的崛起,滕州金晶玻璃果斷對產品結構進行升級改造,把目光瞄向了節能、舒適的功能性玻璃。他們主動延長產業鏈,進行產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新上工藝技術領先的Low—E低輻射鍍膜玻璃。“這種玻璃在兼具透光性的同時,保溫、隔熱,節能效果明顯,可廣泛應用于建筑門窗、冰柜、車船等。”高自強介紹。
Low—E低輻射鍍膜玻璃項目總投資20億元,占地207畝,于2021年8月開工建設,規劃三條生產線,去年6月第一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另兩條建成投產后,滕州將成為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Low—E低輻射鍍膜玻璃生產基地,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大幅提高。項目產品市場需求量超110億平米,建成后可新增營業收入16億元,利稅3億元,企業總產值將突破35億元大關。
除此之外,滕州金晶還加快原浮法生產線技改升級,投資3.6億元新建TCO導電膜玻璃項目,將于8月底點火試生產。在一塊外觀和普通玻璃無異的導電膜玻璃前,高自強向記者演示。他拿起一根電線放在玻璃上,與玻璃連接的電燈即通電發光。“玻璃鍍膜后由電的不良導體變成可導電玻璃。”高自強介紹,生產的導電膜玻璃銷售給光伏企業經過加工后,作為幕墻玻璃、門窗玻璃使用,既可以達到透光目的,又可以滿足建筑用電需求,富余電力甚至可以上網,達到節能減排降耗目的。
“我們注重科技賦能產品深加工,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3%作為研發經費。金晶的導電膜玻璃技術是國內唯一一家自主研發出來的。”高自強自豪地說。
不僅如此,高自強透露,金晶也是國內第一個做超白玻璃的企業,參與起草超白玻璃國標,目前是國內超白玻璃的市場龍頭。明年他們將繼續實施產品升級,改造生產線,生產附加值更高的超大超厚超白玻璃,同時籌劃生產汽車擋風玻璃隔膜等,豐富產品種類。
通過大力實施科技研發,滕州金晶玻璃的產品提檔升級,避開低層次競爭,增加了產品附加值,為產值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預計2026年底將實現產值翻番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