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關中國門業發展研究報告的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門業產值1891.93億元,2011年將超過2000億元。截至2010年底,我國門業生產企業已超過1.1萬家,其中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近4500家,過億的企業卻寥寥無幾。
中國很“火”
“火”在包括地板、櫥柜、家具等企業紛紛染指木門領域。
“火”得在2006-2010年短短4年間總產值每年都以24%的增長率遞增。
不可否認,中國木門業正處在最好的機遇期:浩大的木門制造大軍、龐大的木門消費群體、提速中的木門產業。
但“火”的背后,卻是原材料、技術與設備的“千篇一律”。
“虛火”激升,令人擔憂:木門會不會經歷遍地開花后的“虛胖”無力?
正如千川木門董事長駱正任所言:“中國木業用三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社會200年漫長的市場發育之路,所以毫不諱言,我們的市場競爭體系還有不少缺陷,存在一些“虛胖”和“浮腫”,如果我們不冷靜,病毒就會乘虛而入,如果我們不自律就有可能斷送木門行業的大好前途。”
因此,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規范企業行為、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進程中,要發揮好協會的功能,將行業引入自律、凈化競爭的環境中。
讓消費者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門,做門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者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為消費者服務,讓消費者真正成為受益者。”駱正任提到,品牌代言、渠道拓展是市場游戲規則,缺一不可,但是決不能放大它的作用被它所左右,非理性地擴大其作用,就放縱了市場經濟體系下行業本身的預期,是對終端消費者的不負責。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會長郭一鳴則認為,國家標準要求分散、企業品牌意識不強、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與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是門業企業未來亟須破解的發展瓶頸。
毫無疑問,未來門業將朝著綠色化、個性化、科技化、品牌化等方向發展。隨著產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升級,消費者的品牌消費能力快速提高,品牌建設將成為門業企業尤其是領軍企業贏得市場的制高點。各個門類品牌將面臨整合,品牌數量將有所減少,產業資源會進一步向知名品牌企業集中。如果不迅速調整戰略跟上發展步伐,今天領先的一些品牌未必不會在競爭中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