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正常行駛的公交車,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全車自燃,甚至根本沒有給乘客留下足夠的逃生時間,教訓極為深刻。遇難人數的黑色數字,依然令人沉痛不已。事故發生有其客觀因素,但查找事故原因、找到事故發生漏洞,并在今后堅決避免類似公共安全事件再次發生,也是事故善后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汽車用汽油作燃料,燃點低、易揮發、點火能量小、遇火即可爆燃。汽車發動機部位油、電系統和火源、熱源相對集中,尤其在行駛途中,故障率較高,著火頻率大。汽車起火后,常伴有油箱、油管等盛油容器爆炸破裂,引起油品飛濺,形成大面積火災,并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有毒有害煙霧。一旦起火,來不及救助,易造成較大損失。
按照目前新頒布的《消防法》規定,公共交通工具內都應該配備必要的和逃生設備。一旦發現緊急事件,乘客首先要通知司機,盡量從前門和后門逃生。如果門打不開,就趕緊啟用""將車窗敲破,然后從窗口逃生。
自動。一般安裝在公交車的發動機艙、前門的電器集成,實行全天候自動監控。目前,國內傳統滅火器的使用溫度、振動條件不能滿足車況的要求,汽車火源一般在發動機艙室內,外面噴射滅火劑達不到滅火效果,而打開機蓋風助火勢,火會燒得更旺難以撲救,延誤時間還易引發爆炸。當發動機艙的溫度達到168度以上,固定安裝在汽車發動機艙室內的自動滅火裝置就會自行啟動,向柴油濾清器、整壓器等容易著火的部位噴灑干粉滅火。該裝置雖然不能防止二次燃燒的發生,卻也為隨車人員的逃生贏得了寶貴時間。